若要說 2018 年當中 Sony FE 系統中最具人氣的鏡頭,上半年最熱門的應該是 Sony FE 24-105mm F4 G OSS 這顆大家等了許久的變焦鏡,下半年想必就是 Tamron 28-75mm F2.8 FE A036 這顆平價大光圈鏡頭了。
即便從五月底在台上市迄今,這顆鏡頭或多或少還是處於缺貨狀態,甚至連二手價格也賣得比新品還昂貴。當然缺貨的原因有很多,供貨不足、價格實惠、大光圈、重量與體積等,這些因素都使它備受玩家青睞。那麼,本次就來分享關於這「2018 下半年最受歡迎鏡頭」的使用心得吧。
但是……等等,這顆鏡頭不是之前就開箱過了嗎?
開箱可以這樣開了又開、開了又開嗎?
其實之所以會有這篇文章,最主要是因為第一篇開箱發表時才開賣沒幾天,為這顆鏡頭所做的測試也不多,而隨著使用時間漸長,對它也算是漸漸有了比較完整的評價。因此,第二開箱的內容會比較偏向長期的使用心得,而非單純的測試文。
Tamron 28-75mm F2.8 FE A036 實拍照片
關於 Tamron 28-75mm F2.8 F2.8 FE A036 的各項特色其實在前一篇文章中已提過不少,不外乎是大光圈、輕巧、解像力出色、放大率不俗等等。但,若要我在這些所有的特色中挑一項最喜歡的特性,我會認為是「解像力」。
光圈全開的銳利度
相較於傳統鏡頭,針對無反光鏡系統特化的新鏡頭其實都有個特色,那就是特別追求全開光圈的解像力。其實不僅只是 Sony FE 系統,無反系統的開山祖師 M4/3、全幅無反的後繼者 Nikon Z(Z 接環)、Canon EOS R(RF 接環)都有這項特徵,大部分的新鏡頭光圈全開就趨近於工作光圈,即便在色散、口徑蝕方面並沒有趨於理想值,但在銳利度方面是勝過不少舊鏡頭的。
因此,雖然這些無反鏡頭價格相對昂貴許多,但若預算充足,我還是滿建議不透過轉接、直接使用這些新的原生鏡頭,更何況 Tamron 這顆鏡頭價格上相對親民許多。
總括來說,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我會認為 Tamron 28-75mm F2.8 F2.8 FE A036 是一顆「即使是開放光圈也非常可靠」的鏡頭。
▲75mm f/2.8 1/60s ISO 10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為了榨出這顆鏡頭的最佳解像力,本篇所有的照片都是搭配 Sony A7R3 拍攝,且機身 Jpeg 直出沒有經過任何修圖(但直出是會比 Raw 稍銳利一些沒錯)。
上面這張照片是 75mm 望遠端 F2.8 光圈全開,在沒有控光的室內所拍攝。我們把它 100% Crop 擷取看原圖(1600 x 1066):
望遠端這樣的表現應該算是滿利的吧?
接著看看廣角端 28mm 的表現,同樣也是在沒有控光的室內,F2.8 光圈全開拍攝:
▲28mm f/2.8 1/30s ISO 320,Sony A7R3 機身直出
對玻璃杯表面 100% Crop 擷取看原圖(1600 x 1066):
如果現在我手上的是一顆中高階的原廠鏡,那這樣的畫質並不會令人太驚訝,反而會覺得這是應該有的表現。
但如今這是一顆要價僅台幣 26,000 元的副廠鏡頭,能有這樣的畫質其實已經遠超出我的期待了。
廣角 28mm 是種不足嗎?
是。 但必須要說的是…
就現代來說,28mm 起跳的大光圈標準變焦鏡並不多見,除了 Canon 針對 EOS R 所推出的 RF 28-70mm F2.0 L USM 這顆怪物級鏡皇之外,我們似乎已經有好幾年沒見過新出的 F2.8 大光圈標準變焦鏡採用 28mm 起跳的焦段了。
一般的看法是認為,這顆鏡頭廣角只有 28mm 是一種「犧牲」,包含對大光圈的犧牲、對售價的犧牲、對體積重量的犧牲…但與其視為一種殘缺,不如將之視為這顆鏡頭的先天條件吧?
註定是與大景絕緣的 28mm,拿來拍些小景還是很不錯的。
▲75mm f/8 1/250s ISO 1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75mm f/4 1/1250s ISO 100,Sony A7R3 機身直出(即使是 f/4 仍有明顯可察覺的暗角)
對於「只有一顆鏡頭」的使用者來說,28mm 或許是種限制,但這對「已經有一顆超廣角鏡」的人來說,搭配 28-75mm 的變焦鏡事實上也僅增加了一些鏡頭更換上的麻煩。
針對比 28mm 更廣的焦段,通常我是傾向用 16-35mm 這類泛用型的超廣角鏡補足,或是搭配一顆 Batis 25mm F2.0 這樣的大光圈廣角鏡來拍攝。
▲60mm f/5.6 1/100s ISO 1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59mm f/4 1/30s ISO 640,Sony A7R3 機身直出
▲28mm f/8 1/250s ISO 1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談談那二線性的散景
這顆鏡頭從推出迄今,一直被廣為討論的就是它的散景問題,那明顯的二線性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特色,許多人只要一看照片,似乎就能大致分辨出 Tamron 28-75mm F2.8 FE A036 那明顯的二線性特徵。
我無意為它的二線性辯護,事實上在大多數狀況下,它的二線性確實明顯。例如在拍攝人像、亦或是被攝物與背景距離較遠時比較嚴重些。例如下面這張室內喵喵照,在背景線條很明顯的狀況下,它的散景確實頗不柔順,我覺得這會是入手這顆鏡頭前會需要的「心理建設」之一。
▲72mm f/2.8 1/60s ISO 25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但實際上,它的二線性散景是有「豁免條款」的,在某些情境下散景相對 OK 許多,像是拍攝這類題材:
近攝/微距
Tamron 28-75mm F2.8 FE A036 在 28mm 廣角端擁有最大放大倍率 0.34X(1:2.9),75mm 望遠端放大倍率則為 0.25X(1:4)。
雖然沒有 Canon EF 24-70mm F4 L IS USM 那樣堪比微距鏡的放大倍率,但這對 Sony FE 系統來說是個還不錯的規格,甚至平時要拍個生活小微距也無不可。
▲75mm f/2.8 1/125s ISO 1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我很喜歡的一點是,它在近拍時畫質沒有很明顯的減損,F2.8 光圈仍然是工作光圈值,比較需要注意的反而是 F2.8 在近拍時景深太淺。不過它的散景表現倒是令人有些意外,雖然距離完美化開仍然有一段距離,但這樣的散景確實有別於我們平常對於 Tamron 這顆鏡頭的印象。
其實這也不是件稀奇的事情,每顆鏡頭的散景(Bokeh),在前景、中景、後景的呈現上都不盡相同,被攝物的遠近、背景的遠近也會影響散景的模糊程度。
▲28mm f/2.8 1/250s ISO 1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75mm f/2.8 1/500s ISO 1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國內外許多測試都將 Tamron 28-75mm F2.8 FE A036 與 Sony 自家鏡皇 FE 24-70mm F2.8 GM 並列比較。在大多數的測試照中,我們都可以很輕易的分辨兩者的散景:GM 柔順、Tamron 二線性明顯。
但別忘了,Sony 原廠的「GM」系列是特別強化散景所推出的頂級鏡頭,無論是造鏡理念、鏡片製程都有別於過往的高階鏡,反之 Tamron 28-75mm F2.8 FE A036 則只是一顆平價鏡頭而已,拿 Tamron 比 GM,這級數的差距就像是克林打賽魯一樣,會有這樣明顯的差異,其實完全不令人意外。
▲75mm f/2.8 1/80s ISO 1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因此,與其說 Tamron A036 散景表現不佳,我比較傾向認為是它的比較對象 Sony GM 太過強勢的緣故。
從另一面來看,我們也可說 Sony 原廠的 GM 確實非常出色,因為一顆鏡頭要做到畫質銳利並不十分困難,但若要同時滿足「散景柔美」與「畫質銳利」這兩項互斥的特色,就不是件簡單的事情了。
但對我來說,Tamron A036 這樣的表現足矣。
▲28mm f/2.8 1/400s ISO 1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單手速寫的便利性
雖然廣角僅有 28mm 似乎是與大景無緣,但 28mm 卻也是最適合「一手拿物品、一手拿相機,同時又要帶上一些背景」的焦段,之前我使用 Sony FE 28mm F2.0 這顆鏡頭時就經常在這種情境下拍攝。
這樣適合單手速寫的特性,對 Tamron 28-75mm F2.8 FE A036 來說依然存在。
▲28mm f/3.5 1/1600s ISO 1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原因有幾個,其一是不算重的重量,尚可維持用單手手持(550g),其二是 28mm 廣角端的放大倍率頗為出色(0.34x),其三是在近拍時散景的二線性相對不明顯,其四是 F2.8 光圈全開的畫質相對可靠。
在許多要記錄旅程的時刻,這顆鏡頭就展現了它的彈性,一手將相機從背包拿出,就是最適合單手紀錄的 28mm,即使是光圈全開 F2.8 也有很好的解像力。
▲28mm f/2.8 1/160s ISO 1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對需要在旅途中分享所見所得的使用者來說(例如旅遊攝影部落客),這顆鏡頭實在好用。
▲28mm f/2.8 1/250s ISO 2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美食
雖然在前一篇開箱中已經貼了很多食物的照片,但還是必須說 Tamron 28-75mm F2.8 FE A036 是一顆十分適合生活紀錄美食的鏡頭,大多數狀況我都是用 75mm 望遠端來拍攝食物,此時的放大率是 0.25x。
▲75mm f/2.8 1/60s ISO 8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75mm f/2.8 1/30s ISO 2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75mm f/2.8 1/30s ISO 2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28mm f/4.0 1/30s ISO 640,Sony A7R3 機身直出
▲75mm f/4.0 1/30s ISO 1250,Sony A7R3 機身直出
▲75mm f/2.8 1/60s ISO 8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75mm f/2.8 1/60s ISO 8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隨拍:各種用途
我一直認為 Tamron 28-75mm F2.8 FE A036 是一顆比較偏向生活化使用情境的鏡頭,但這並不是說它在職業用途上有所不足,只是若要求更穩定的表現,我想原廠鏡的表現還是稍好一些,例如 Sony FE 24-105mm F4 G OSS、Sony FE 24-70mm F2.8 GM 都是工作上很可靠的鏡頭。
然而,在沒有特定的拍攝目標、又想背相機出門時,此時就是 Tamron 28-75mm F2.8 FE A036 上陣的時刻了。
▲75mm f/8 1/500s ISO 1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28mm f/8 1/200s ISO 1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75mm f/5.6 1/50s ISO 1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42mm f/2.8 1/30s ISO 10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34mm f/4 1/2000s ISO 1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75mm f/3.2 1/800s ISO 1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這是上圖的 100% 擷取(1600 x 1066):
▲67mm f/4.0 1/250s ISO 125,Sony A7R3 機身直出
▲75mm f/4.5 1/125s ISO 4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28mm f/2.8 1/60s ISO 160,Sony A7R3 機身直出
▲75mm f/5.6 1/250s ISO 100,Sony A7R3(降對比與飽和)
▲75mm f/5.6 1/320s ISO 1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雖有不足,但已然超乎期待
雖說這是一顆廣角僅有 28mm、散景二線性有些明顯的鏡頭,但整體來說,我十分認同前輩 張道慈 破渡大的看法,相較於 24mm 起跳的變焦鏡,這 4mm的交換非常值得。另一方面,由於我大多將這顆鏡頭用在紀錄生活與旅遊用途上,關於職業使用者的觀點相對缺乏,因此我也很推薦這篇「/器材/ 體積與性能平衡之作 tamron 28–75mm f2.8」,裡面使用心得相當值得參考。
經常會有人問我,如果要在 Tamron 28-75mm F2.8 和 Sony 原廠鏡之間選一顆「標準變焦鏡」的話,該怎麼選擇呢?我是覺得如果是生活使用,又不在乎廣角只有 28mm 的話,那麼 Tamron 是非常棒的選擇;但如果考量到泛用性、可靠性、工作用途…我還是會認為原廠鏡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案。
同前所述,這並不是說 Tamron 不能應付工作環境,事實上它的表現已經遠超乎我的期待了,但在一些設計上,Tamron A036 仍舊是一顆輕便型的高 C/P 值鏡頭。這邊可以舉一個小例子來說明:Tamron 28-75mm F2.8 FE 它的變焦環在前、對焦環在後,這設計基本上沒什麼問題,但因為緊緻化的考量,鏡頭前端的變焦環就直接緊靠著內部鏡筒。
雖然大幅採用塑料材質得以輕量化,並且公差做到相當小、變焦環手感也很不錯,不過正由於變焦環是塑膠材質,加上變焦環緊鄰內部鏡筒,因此左手在轉變焦環時,若是用力稍大就會擠壓到內部鏡筒,使得變焦阻力陡增。
一開始我一直不明白為何這顆鏡頭的變焦阻尼時緊時鬆,直到不久前才發現最大的變焦阻力是源自於「手捏變焦環」造成的。當然,對平常使用來說這僅只是個很小的問題而已,但這也凸顯出它的設計還是以輕便為優先,而非以耐操為優先。這並不全然算是個缺點,但如果你要求的是可靠性,那麼這鏡筒的剛性可能會是扣分的要素之一。
但除此之外,我覺得這顆鏡頭說實在的也沒什麼好嫌的,仔細想想,它有上等的性價比、上等的輕便性、上等的畫質、上等的放大倍率、中等的散景…而付出的代價,似乎就僅只有廣角端 28mm 這一項而已,如果不把「缺貨等鏡頭到貨的時間成本」以及「被哄抬的二手價格」估計在內,這顆鏡頭怎麼看都是划算的選擇。至於防手震?這就不奢求了,畢竟連 Sony 自家鏡皇 FE 24-70mm F2.8 GM 都沒有光學防震啊。
Tamron 28-75mm F2.8 FE A036 的推出,會否影響到 Sony 原廠鏡頭的銷售呢?短期之內可能會擠壓到原廠鏡的銷量,例如 Sony FE 24-70mm F2.8 GM 在二手市場的數量就有明顯增加的趨勢,我也有認識幾位 Sony 使用者就是「出 GM、換騰龍」。但整體來說,我倒是認為 Tamron A036 完全有助於拉抬 Sony FE 系統以及 Sony A7 III 的聲勢,機身與鏡頭加起來 8 萬餘就搞定,如果搭配前一代的 A7 II 機身就更經濟實惠了,這等於降低了 Sony A7 系統的入門門檻,同時還可享有不遜於原廠鏡的高畫質。
相較於其他的標準變焦鏡,我覺得 Tamron 28-75mm F2.8 FE A036 所帶給我的是更多的自由,包含輕便的自由、單手拍攝的自由、取景的自由、近拍的自由、大光圈的自由……甚或是因為高性價比所帶來的「財務上的自由」。
(在使用了這段期間後,我給予的優缺點評價與上一篇依然相同):
優點:畫質超值,光圈全開即可用光圈、放大倍率佳、口徑僅 67mm、方便攜帶、手持配重良好
缺點:廣角端僅有 28mm、沒有 VC(光學防震)、散景略有二線性、公司貨僅一年保固
看更多網友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也請不吝給我的粉絲團一個讚喔!
關於 Sony 全系列鏡頭開箱
透過高質感的產品開箱、深入的器材剖析,以及機身直出的實拍照片,來介紹並探討 Sony E 接環全片幅系統中的每一顆鏡頭,包含定焦、變焦、ZA、G、GM 鏡頭都在其中,副廠鏡頭亦有涉獵。在未來「Sony 全系列鏡頭開箱」將以介紹完 Sony E 環全部的 24 顆原廠全幅鏡為目標,並持續分享關於 Sony 相機系統的所見所得。
Sony 全系列鏡頭開箱/實拍/評測 系列連載中
這顆有些小缺點,在我實際摸過後就果斷放生這顆。
第一就是鏡頭在向下時,會垂頭啊,鏡桶會伸出來,沒有鎖定措施可用。
第二就是鏡身的做工略為粗糙,使用環境較為嚴苛的人相信都會沒啥信心。
也許bigma將要推出的e環標準變焦可以期待
感謝條理分明的長期使用分享,還有賞心悅目的照片。
請問如果跟家人出國旅遊,帶了這支 Tamron 28-75 之外還想帶隻拍人像的定焦,您會推薦 55/1.8 還是 85/1.8 ? 謝謝
你的照片都好漂亮,請問照片是直接拍JPG還是RAW後製呢?如是JPG你都怎麼設定風格檔呢?謝謝!
請問一下對於旅行和生活而言,FE 24-105mm F4和這顆只能選一,您會選選哪一顆呢?
好難選@@~~
如果是以我的狀況來講,我會比較偏向 Tamron 28-75mm F2.8
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比較輕、二我有廣角可以補24mm端,也有85mm F1.8可以補望遠端
但如果你不想換鏡頭,又要求可靠性,我還是推薦24-105G
可能的話,希望您能抽空出一個tamron 28-75和24-105G的對比
這時候就該寫一篇2470ZA哈哈哈
真的QQ.
2470ZA被罵太慘了希望大大能夠平反一下
保固我覺得不行 以前會買騰龍都是因為三年延長五年保固 現在買副廠我只會選SIGMA
這點真的讓人覺得不行XD
幸好這顆目前還沒什麼災情就是了
拍人的話, A036或 24-105 會比較美? 有討論有ching 說A036 發色比較淡及平面. 我喜歡立體, 通透的, 現有kit 鏡及fe55f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