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史上的今天】2月14日:太陽系中的黯淡藍點

  • 用焦距 1500mm 的鏡頭、在距離我們 64 億公里遠的外太空所拍下的「地球」影像會是多大呢?
  • 答案是:只有 0.12 個像素而已。

無人太空探測器航海家 1 號(Voyager 1)在距今 29 年前,也就是1990 年 2 月 14 日,在距離我們所在的地球長達 64 億公里遠之處,拍攝了這張著名的「黯淡藍點」(Pale Blue Dot)。拍下這張照片時,它已經發射升空並飛了 41 年,而 64 億公里遠這距離有多遠呢?大概相當於地球到太陽距離的 42.7 倍(地球到太陽距離=一天文單位=1AU)。

「黯淡藍點」是航海家 1 號利用焦距為 1500mm 的窄角鏡頭(Narrow-angle camera)所拍攝的,目前大家所看到的都是有經過後製放大並提高亮度的照片,背景的彩色條紋其實是來自鏡頭的耀光。但實際上,由航海家 1 號所拍的著名照片還有另外一張:太陽系全家福。

太陽系全家福

今天是情人節,正在看文的你也許正在與情人自拍合照,而在 29 年前航海家一號也幫地球和太陽系的行星們一起拍了張合照。說是合照,其實是由 60 張拼起來的合成照片,不過當中有三個行星沒有入鏡,水星因為太靠近太陽無法拍到,火星因為太陽光的散射而無法辨識,冥王星(當時仍算行星)則因為光線微弱而沒有入鏡。

▲太陽系全家福:太陽系六顆行星與太陽的合照。雖然不完全是正確比例,但還是可以看到太陽在這張照片中佔了相當大的一部分。

關於拍攝者:航海家 1 號

航海家 1 號是 1977 年由 NASA 所發射的太空探測器,由於運行軌道的關係,它是第一個離開太陽系的人造飛行器,同時也是目前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體,至今仍然在持續運作中,如果船上的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RTG)運作正常,那麼它還可以持續運作到 2025 年。

▲航海家 1 號的模擬圖。

或許可能會有人覺得「這張照片(首圖的黯淡藍點)雜訊也太大了吧!」,但別忘了這是 1977 年發射的太空船,它所搭載的感光元件科技水準可能還不及各位手上的相機,況且在原圖中,地球的直徑僅只有 0.12 畫素大小,金星則更只有 0.11 個畫素大而已,根本就是比各位手上相機的入塵還要小XD。

▲搭載在航海家 1 號上的影像攝影系統。

根據 NASA 的資料顯示,航海家 1 號搭載了兩顆鏡頭,一個是拍下黯淡藍點的高解析望遠鏡頭(窄角鏡頭),另一個則是解析度較低,但感度較高的廣角鏡頭,而成像尺寸則是 11.14×11.14mm,大約近似於目前的一吋感光元件(13.2×8.8mm)。

卡爾・薩根博士在當時對媒體發表的「太陽系全家福」資料照片。

主導這次拍攝的是相當有名的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博士(Carl Sagan),他在拍下這張照片的六年後過世,享壽 62 歲。他為這張「但感度較高的廣角鏡頭淡藍點」下了一段十分有名的註解,這段話寫在他的著作【預約新宇宙】(Pale Blue Dot)中。原文很長,以下節錄一小段:

「再來看一眼這個小點,就在這裡,這就是家,這就是我們。在這個小點上,每一個你愛的人,每一個你認識的人,每一個你聽說過的人,每一個人,無論他是誰,都曾經生活過。」(節錄)

除了「黯淡藍點」與「太陽系全家福」這兩張作品,航海家 1 號與航海家 2 號也在太陽系旅行的過程中拍下了眾多有名的照片。在文章的最後,我們就來看看這些驚人的作品吧!

▲1989年8月25日/海衛一(Triton)/航海家 2 號拍攝。

▲1979年1月/木星大氣層。

▲1981年8月23日/土星環特寫/航海家 2 號距離地球 200 萬英里拍攝。

▲1979年2月13日/木星與它的兩顆衛星:IO 與 Europa/航海家一號在距離地球 37.5 萬英里處拍攝。

▲1979年7月9日/木衛 2,Europa。

▲1989年8月20日/海王星/航海家 2 號距離地球 440 萬英里拍攝。

▲1986年1月24日/天衛五,Miranda。

 

關於「攝影史上的今天

透過攝影歷史上最有意義的照片視角,帶大眾走入照片中的情境與攝影師背後的故事。這是一個描寫影像力量的專欄,在未來「攝影史上的今天」會以一個月 4 則的頻率,持續分享一週年的攝影故事。

No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