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要在 GM 系列中選一顆最具代表性的鏡頭,我想就是 24-70mm F2.8 GM 了吧!」
Sony 在整個 A7 世代中總共推出了 20 餘顆全片幅 FE 鏡頭,如果說以 A7R II 的推出作為前期與後期的劃分,我會認為前期的代表作是這顆被稱為神鏡的 Sony FE 55mm F1.8 ZA,後期的代表作則非 FE 24-70mm F2.8 GM 莫屬。
「G Master」首見於 2016 年二月,Sony 發表了一系列三顆 G-Master 鏡頭,即後來我們所知的「GM」,在首發的三顆 GM 中,24-70mm F2.8 GM 是其中最多人感興趣也最受注目的一顆,不僅在於其標準變焦的定位,這顆大三元鏡也成為衡量 Sony FE 系統是否能勝任職業用途的主要指標。
Sony 24-70mm F2.8 GM 開箱
2016 年推出,採用 13 群 18 枚鏡片設計,最近對焦距離 38cm,放大倍率 0.24x,濾鏡口徑 82mm,具備 9 枚圓形光圈,重量 886g,上市時的售價是 67,980 元。
82mm 的口徑,前玉相當巨大,鍍膜與 Sony 大多數的現代鏡頭相同都是綠色。
強化塑料鏡身、軟橡膠材質對焦環與變焦環。
紅色 G,乃「GM」正字標記。
整顆鏡頭的操作鈕,僅只有「對焦固定鈕」以及「AF/MF 切換鈕」,未搭載 OSS 光學防手震機構。
雖然是高等級的鏡頭,但可惜是泰國製造。
霸氣十足的花型遮光罩,罕見的加上了遮光罩釋放鈕,但這顆按鈕是突起表面而沒有做內凹處理,操作上相對容易誤觸。
這顆鏡頭拿在手上,不禁會讓人覺得:Sony 應該是完全沒在考慮小型化這件事吧?沒在開玩笑的大體積與 82mm 口徑,無論是裝在 A7R II 或是 A9 身上都顯得相當巨大。
24-70 GM、24-105 G、24-70 ZA
這顆鏡頭有多大呢?應該這麼說,以同樣全片幅 24-70mm F2.8 大三元鏡來比較,Sony 24-70 GM 比 Canon 24-70 F2.8 L II 長,比 Nikon 24-70 F2.8 VR 短,也就是說相較於 DSLR 的鏡頭 Sony 24-70 GM 完全沒有體積優勢,而如果拿 Sony 既有的變焦鏡來看,結果也很有趣:
由左至右,分別是 24-70mm F2.8 GM、24-105mm F4 G OSS、24-70mm F4 ZA,三顆鏡頭幾乎是呈等比例放大加長,不只體積如此,價格上的排列也是 GM > G > ZA。
裝上遮光罩的比較:
Sony 24-70mm F2.8 GM 實拍照片
以下實拍照片皆為機身 X.Fine Jpeg 直出,測試機身為 A7R II,除縮圖之外未經任何後製軟體修圖,少數照片有輕微裁切與水平校正。
網路上的許多評測,大多是著墨在這顆鏡頭的畫質與高水準表現,但撇除這顆鏡頭所肩負的穩定性與可靠性,24-70mm F2.8 GM 最主要的特點,還是在於那非常均衡且協調的照片表現,是一顆表現柔順,個性也相對容易相處的鏡頭,搭配 A7R II 這類較新世代的機身,在晴天下非常容易拍出色調通透討喜的照片。
「想拍出畫質不妥協且最高標準的照片,就靠它了吧!」
如此的信賴感,正是選擇這顆鏡頭最大的原因。
▲24mm f/8 1/400s ISO 100,Sony A7R II
▲70mm f/2.8 1/1000s ISO 100,Sony A7R II
▲33mm f/8 1/250s ISO 100,Sony A7R II
▲65mm f/5.6 1/400s ISO 100,Sony A7R II
▲39mm f/8 1/125s ISO 100,Sony A7R II
或許與所有相機系統的 24-70mm F2.8 鏡頭相較,這顆 GM 在畫質上並沒有壓倒性的優勢,但在規格數據之外、形而上的表現卻相當擅長,清麗淡雅或是濃而不艷,皆屬 24-70mm F2.8 GM 完整駕馭的範圍,令人稍稍回想起了古早 Minolta G 鏡的色彩表現,雖然是相差好幾個世代的產物,但所追求的目的還是有著驚人的相似性。
▲38mm f/9 1/100s ISO 100,Sony A7R II
▲70mm f/8 1/160s ISO 100,Sony A7R II
▲34mm f/8 1/80s ISO 100,Sony A7R II(水平校正)
▲24mm f/4 1/4s ISO 500,Sony A7R II
完全逆光,直打太陽時表現也相當出色。
▲24mm f/13 1/125s ISO 160,Sony A7R II
街拍
雖然在對焦性能上的表現出色,不過受限於重量與不易攜帶的體積,街拍題材並不算是這顆鏡頭的長項。若非執著於散景與發色,在街拍的題材上我可能會選擇 FE 28mm F2.0、FE 35mm F2.8 ZA、FE 55mm F1.8 ZA、FE 85mm F1.8 這類容易攜帶的輕便鏡頭。
因工作之故,我採訪過幾位婚攝,他們對 24-70 GM 的評價大多相當正面,搭配 A7R II、A9、A7R3 的表現很理想,但如果要我非得選一顆工作用的鏡頭,我可能還是會選 24-105mm F4 G OSS 而非 GM,原因是因為 24-105 畫質雖稱不上頂尖,但表現已足敷工作使用,重量與攜帶便利性亦勝過 GM;但反之,但如果考量到「只能去一次且只能帶一顆鏡頭」的情境,24-70mm F2.8 GM 無疑仍舊是第一選。
▲35mm f/5.6 1/500s ISO 125,Sony A7R II
▲24mm f/8 1/60s ISO 320,Sony A7R II
▲30mm f/4 1/30s ISO 1600,Sony A7R II
▲24mm f/2.8 1/15s ISO 6400,Sony A7R II
▲70mm f/8 1/80s ISO 100,Sony A7R II
▲70mm f/7.1 1/2000s ISO 800,Sony A7R II
▲40mm f/5.6 1/30s ISO 2000,Sony A7R II(少量裁切、水平校正)
▲70mm f/3.5 1/15s ISO 1250,Sony A7R II
▲35mm f/2.8 1/15s ISO 640,Sony A7R II(少量裁切、水平校正)
▲70mm f/4.5 1/15s ISO 2000,Sony A7R II
食記
這顆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為 38cm,望遠端的放大倍率 0.24x,放大倍率雖不算是特別出色,但以 Sony 變焦鏡頭來說已算是前段班了,在室內拍攝美食時除了顏色上的表現不錯,散景也讓人滿意。
但要說這顆鏡頭拍美食最大的優勢,還是在於它是 Sony 標準變焦鏡中,拍攝近攝題材時畫質最優秀的選擇,70mm 望遠端的畫質遠超 24-70mm F4 ZA 好幾條街,同時也非 24-105mm F4 G OSS 能及。
▲51mm f/2.8 1/15s ISO 8000,Sony A7R II
▲70mm f/3.2 1/15s ISO 200,Sony A7R II
然而不具備 OSS 防手震始終是最大的缺憾,即便具備機身防手震,但在 50~70mm 中望遠端安全快門大約 1/13s 就是極限,稍稍影響了在昏暗餐廳拍攝的能力,不過既然有 Sony 強大的感光元件做後盾,ISO 就給它放心地開高吧。
▲67mm f/2.8 1/15s ISO 8000,Sony A7R II
下面這張 ISO 可是開到了 12800………雖說不追求直出的話,大可 Under 2EV 拉回也不會差多少,但意外的是縮圖雜訊倒還可接受。
▲39mm f/2.8 1/13s ISO 12800,Sony A7R II
優秀畫質的代價是…
Sony 在既有的「ZA」與「G」之後,額外推出的高階鏡「GM」系列,個人認為除了在畫質的提升外,最主要的著重重點應是在散景與整體畫面的平衡性。當然,要獲得這樣的拍攝品質代價自然不低,撇除較高昂的售價不說,光是這樣的重量與體積,在想帶出門隨拍時就會讓人有些猶豫。
Sony 在早期鏡頭的策略是盡可能地縮小「整個系統」的體積,例如 24-70mm F4 ZA、55mm F1.8 ZA 乃至於 APS-C 的 24mm F1.8 ZA 都是這個時代的產物,但比較可惜的是,Sony 在後期推出的鏡頭上很明顯的是以畫質優先,相對捨棄了系統整體的平衡性,24-70mm F2.8 GM 在搭配 A9、A7R3 以前的機身時相當不容易握持,配重也不盡理想。
在 Sony 標準鏡的選擇上,這顆鏡頭無論就畫質、散景、顏色的表現上都很難令人忘懷,現有的 24-105 F4 G 以及 24-70 F4 ZA 亦無法取代 24-70 GM 的地位,若說需要一個相對可靠、沒有懸念的最佳畫質,GM 毫無疑問仍然是原廠鏡頭中的唯一選。
這顆鏡頭的價值,一部分在規格之外、其形而上的存在意義,例如顏色、散景、照片的協調感與色調的通透度,甚至是心理上的可靠感、可工作性,這樣的印象亦可外溢至整個 FE 系統乃至於整個 Sony 的相機品牌。
若說有什麼最大的缺憾,就在「雖然長得如此巨大,但卻沒有 OSS 防手震」這點上了 — 或者,該說它是 Sony 唯一一顆沒有配備 OSS 的標準變焦鏡,24-70 F4 ZA 有,新推出的 24-105 F4 G 有,旅遊鏡 24-240 F3.5-6.3 有,最便宜的 KIT 28-70mm F3.5-5.6 也有,甚至連 APS-C 的 16-70 F4 ZA、NEX 時代的 KIT 鏡 18-55 F3.5-5.6(已停產)也不缺鏡頭防手震…只能說 Sony 的原則還真是很難猜透啊!
優點:優秀的畫質、柔順的散景、怡人的色彩表現…光學上難有讓人挑惕之處。
缺點:少了 OSS 防手震、售價較高、體積比 DSLR 三元鏡還大,攜帶不易,除了重還是重。
- 初稿時間:2018/1/1;最後編修:2018/12/26
更多網友的討論可以看這兒:
關於 Sony 全系列鏡頭開箱
透過高質感的產品開箱、深入的器材剖析,以及機身直出的實拍照片,來介紹並探討 Sony E 接環全片幅系統中的每一顆鏡頭,包含定焦、變焦、ZA、G、GM 鏡頭都在其中,副廠鏡頭亦有涉獵。在未來「Sony 全系列鏡頭開箱」將以介紹完 Sony E 環全部的 24 顆原廠全幅鏡為目標,並持續分享關於 Sony 相機系統的所見所得。
Sony 全系列鏡頭開箱/實拍/評測 系列連載中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