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廣角鏡皇對決!Sony 16-35 GM 對戰 Tamron 17-28 F2.8 全面比較/評測

算起來大約是從去年 Tamron 推出 17-28mm F2.8(A046)開始,我就一直很想做這個題目,一方面是 Tamron 17-28mm F2.8 是輕便型無反鏡頭的代表作之一,加上 Sony FE 16-35mm F2.8 GM 也是我很喜歡的鏡頭,這兩顆相較之下究竟孰執優劣,也是我十分關心的課題。

我大概在去年(2019)先後入手這兩顆鏡頭,也從去年一直搜集素材到現在,到現在也終於把這篇比較評測告一段落。在這之間全幅無反市場又迎來了一些改變,Canon 推出了 R5/R6、Nikon 推出了 Z5,Tamron 補齊了輕便大三元,Sigma 也推出了更多無反專用鏡頭。

隨著相機市場的發展,Sony 本家也迎來了不少革新,例如今年推出的超廣角定焦 FE 20mm F1.8 G、超廣角變焦第四元 FE 12-24mm F2.8 GM ⋯⋯ 這些鏡頭都讓 Sony 使用者有了更多選擇。不過對許多使用者來說,位於中價位的超廣角變焦,仍然是比較中庸、初踏入超廣角的第一選擇。

Sony FE 16-35mm F2.8 GM 與 Tamron 17-28mm F2.8 這兩顆都算是我還滿喜歡的鏡頭,前者(Sony)算是超廣角領域的萬用鏡頭,發色散景都十分優秀,我尤其喜歡 35mm 端的應用彈性;後者(Tamron)則是著重輕便的不二之選,同樣擁有 F2.8 大光圈以及廣達 17mm 的焦段,唯一可惜之處就是望遠端小幅縮減到了 28mm,但換來的體積與重量依舊十分吸引人。

做這篇大概有兩個目的,第一是想知道這兩顆鏡頭哪一顆最適合自己?第二則是想知道輕量化的代價為何?這篇測試會從畫質、發色、變形、散景、洋蔥圈、邊角失光、色散、抗耀光、星芒、呼吸效應、彗星像差等多方面來比較。

 

對了,如果你想要回顧一下這兩顆鏡頭的開箱文,我們也準備好了傳送門:

 


測試環境

測試照片使用的機身主要是 Sony A7R3 ,機身設定為「鏡頭補償開啟」,少數項目有關閉鏡頭補償測試(有註明)、「4,200 萬畫素 X.Fine」、「不開啟 DRO」、「風格設定 Std +0+0+0」、「不套用相片風格檔」、「室外自然光下 AWB 自動白平衡」,並統一曝光值。在所有比較圖中,位列圖片左方的都是 Tamron 17-28mm F2.8 A046,右方的則是 Sony FE 16-35mm F2.8 GM。

 

目錄索引

本文手機版與電腦版皆可閱讀,但因為畫質比較的部份兩者差距並不算大,因此若要檢視完整解析度的話建議觀看電腦版,而若是手機使用者也可以直接看我們每項測試項目下的註解。這篇測試文的篇幅非常長,一共有 18 個比較項目,若覺得篇幅太長的話,也可以直接看結尾的摘要懶人包與結論,或是點選以下各個項目的快速選單:

 


1. 設計/規格比較

〖點此返回目錄〗

這兩顆鏡頭可以說是用截然不同的概念所打造的,Sony FE 16-35mm F2.8 GM 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在全片幅 E-Mount 當中樹立一個超廣角變焦鏡皇般的存在,至於 Tamron 17-28mm F2.8 A046 則是在傳統的大三元之外另闢蹊徑,以焦段和一部分光學表現來換得更輕巧的體積以及更輕便的售價。

光從外觀就可以感受到這兩顆鏡頭的差異(FE  16-35mm F2.8 GM 我有貼保護貼),左方的 Tamron 17-28mm F2.8 A046 明顯小了一個尺寸,但相對的,它的設計也比較簡單一些,Sony 鏡頭側面擁有「對焦固定鈕」以及「AF/MF 鈕」,但 Tamron 則並未具備這些設計。

除了輕巧之外,Tamron 還有一項優勢就是「內變焦」設計,在變焦時鏡頭整體長度是不會伸長的,這點也帶來了許多使用上的便利。此外,Sony GM 鏡頭口徑是 82mm,Tamron 則是一以貫之的 67mm。

規格比較表:

Tamron 17-28mm F2.8 A046Sony FE 16-35mm F2.8 GM
鏡片組成13 枚 11 群16 枚 13 群
特殊鏡片2枚 非球面鏡片
2枚 低色散鏡片
1枚 混合式非球面鏡片
1枚 XLD 超低色散鏡片
2枚 XA極限非球面鏡片
3枚 非球面鏡片
2枚 ED 鏡片
光圈F2.8~22F2.8~22
光圈葉片911
圓形光圈
防手震XX
對焦系統RXD
高速靜音步進馬達
DDSSM
直接驅動超音波馬達(兩組)
口徑67mm82mm
最近對焦19cm28cm
放大倍率0.19x0.19x
前玉鍍膜氟化物防污塗層氟鍍膜
重量420g680g
尺寸φ73 x 99 mmφ88.5 x 121.6 mm
售價(USD)9002,200
售價(TWD)29,200 元69,980 元

 

2. 畫質測試:17mm 廣角端

〖點此返回目錄〗

談到鏡頭評比,第一個必須要測的就是畫質,不過這次我們除了測試中央畫質、邊角畫質之外,也會額外測試近拍畫質。我們先來看看在廣角 17mm 端的中央畫質表現:

測試樣張:

17mm 中央畫質

此次測試使用 4,200 萬畫素等級的 Sony A7R3,擷取畫面中央與邊緣 800×600 畫素並列比較:

(☑相同曝光值/☑上腳架拍攝/☑同位置拍攝/☑數位修正開啟/☑AWB/☑使用機身 Sony A7R3)

在開放光圈 f/2.8 時可以比較明顯看到 Sony FE 16-35mm F2.8 GM(以下簡稱 Sony)的對比較高一些,畫質也稍銳利了些,Tamron 17-28mm F2.8 A046(以下簡稱 Tamron)則有很輕微光圈全開的朦朧感,不過並不算太嚴重,坦白說兩顆鏡頭的差距並不算太大,但從開放光圈的表現還是可以看出 Sony 表現較佳。

在光圈縮至 f/4 時兩鏡的差距稍為縮小,整體仍是 Sony 佔優,Tamron 在 f/5.6 達到最佳畫質,兩顆鏡頭大約在 f/5.6~f/8 之間畫質打平,不過隨著光圈越縮越小,Tamron 的畫質衰退較輕微一些,在 f/11、f/16、f/22 等較小的光圈值時畫質是優於 Sony 的。

17mm 中央畫質比較結論:

  • Sony 在 f/2.8 光圈全開明顯較優、但兩鏡在 f/5.6-f/8 間表現相當,Tamron 在 f/11~f/22 佔優,畫質衰退幅度較低。

 

17mm 邊角畫質

同樣擷取畫面邊緣 800×600 畫素並列比較:

(☑相同曝光值/☑上腳架拍攝/☑同位置拍攝/☑數位修正開啟/☑AWB/☑使用機身 Sony A7R3)

與中央畫質測試結果不同,雖然 Tamron 在 f/2.8 光圈全開時邊角失光較為嚴重,但邊角畫質表現較好,在窗格、屋瓦等細節上較為清楚,並且此優勢持續到 f/4、f/5.6 皆然,並在 f/8 達到最佳畫質。

Sony 光圈縮至 f/8 畫質才與 Tamron 相當,並且兩鏡水準相當維持到 f/11,不過在光圈縮至 f/16 時 Sony 畫質則稍稍優於 Tamron,可以說是小光圈的畫質衰退也較慢,這樣的測試結果可以說是與中央畫質相反。個人推測這或許是為了 f/2.8 光圈全開畫質上所做的取捨,同時小光圈的邊角畫質對使用全景合成等用途來說會比較有利。

 

17mm 邊角畫質比較結論:

  • Tamron 在 f/2.8~f5.6 較優(不過全開邊角失光較明顯),Sony 直到 f/8~f/11 才與 Tamron 表現相當,不過在 f/16~ f/22 光圈較小時卻又優於 Tamron

 

3. 畫質測試:28mm 望遠端

〖點此返回目錄〗

28mm 中央畫質

同樣擷取畫面邊緣 800×600 畫素並列比較:

(☑相同曝光值/☑上腳架拍攝/☑同位置拍攝/☑數位修正開啟/☑AWB/☑使用機身 Sony A7R3)

乍看之下差距似乎不是很明顯,不過 Sony 在 f/2.8 就保持些許的領先,並在 f/4 時就接近最佳畫質,並且持續到 f/8。Tamorn 在光圈縮至 f/8 畫質有明顯改善,不過仍不及 Sony 在 f/8 時的畫質表現,甚至拿 Sony 在 f/4 時的表現來看,Sony 仍稍勝 Tamron 半籌。

Tamron 最佳畫質出現在 f/11,同時小光圈時的畫質衰退較輕微,在 f/11、f/16 時皆優於 Sony,至於在 f/22 時則以看不出差距。

與廣角的測試結果迥異,Sony 在 28mm 端擁有明顯的優勢,其實這並不難以理解,因為 28mm 對 Sony FE 16-35mm F2.8 GM 來說屬於變焦鏡的中間焦段,但對 Tamron 來說則已是望遠端,而就大多數狀況而言,變焦鏡在中間焦段的表現是會比較好的。

28mm 中央畫質比較結論:

  • Sony 明顯佔優,在 f/2.8~f/8 時皆優於 Tamron,並且在 f/4 時就逼近最佳畫質。Tamron 在 f/8 時仍不及 Sony,直到 f/11 以後扳回一城。

 

28mm 邊角畫質

(☑相同曝光值/☑上腳架拍攝/☑同位置拍攝/☑數位修正開啟/☑AWB/☑使用機身 Sony A7R3)

兩鏡在 f/2.8 光圈全開時都可看出較明顯的像差存在,不過 Sony 的表現較好,並且隨著光圈每縮一級就有明顯的改善,從 f/4、f/5.6、f/8 可以明顯看出漸進式的進步,大約在 f/8 達到最佳畫質。

Tamron 則在 f/2.8~f/8 的範圍都落後於 Sony,但在光圈縮至 f/11 時兩鏡稍稍打平,但與之前測試不同的是,隨著光圈縮更小,Tamron 的畫質衰退比 Sony 更明顯一些,在 f/16、f/22 時也可看出 Tamron 畫質稍差一些。

28mm 邊角畫質比較結論:

  • Sony 幾乎全勝,Tamron 僅在 f/11 時與 Sony 約略打平。

 

4. 近拍畫質測試:17mm 廣角端

〖點此返回目錄〗

相機廠商在打造鏡頭時,絕大多數都是以對焦在無限遠處的表現作為畫質基準(除非特殊用途的鏡頭),既然如此,我們為何還要測試近拍畫質?這是因為我們在現實中拍照不可能每一張照片都是對焦在無限遠,近拍的機會也相當多,再者強調無限遠或者近拍的光學設計會有些許差異,如果沒有這樣的測試,那麼我們可能會無法分辨這些特別針對近拍畫質調校的鏡頭優勢在哪裡。

另一個比較次要的原因是,我們在測試無限遠畫質時經常需要考慮空氣品質與通透度,我們也無法確保每次測試的當下都是最佳空氣品質,而在最近對焦距離下拍攝的照片理論上也可忽略空氣品質帶來的影響。

近拍中央畫質

擷取畫面邊緣 800×600 畫素並列比較:

(☑相同曝光值/☑上腳架拍攝/☑同位置拍攝/☑數位修正開啟/☑AWB/☑使用機身 Sony A7R3)

從一開始 f/2.8 光圈全開時的表現就可以看出 Sony 表現很明顯的優於 Tamron,同時 Sony 在 f/4 時就已經趨近於最佳畫質,而 Tamron 在各光圈的測試範例都可以看出畫質並不是非常清晰,最佳畫質必須要光圈縮至 f/16 才會出現,但即便是最佳畫質依然不及 Sony 在 f/2.8 光圈全開時的表現。

17mm 近拍畫質比較結論:

  • Sony 全勝,Tamron 即使是在最佳光圈 f/16 時仍不及 Sony 在 f/2.8 時的表現。

 

5. 近拍畫質測試:28mm 望遠端

〖點此返回目錄〗

近拍中央畫質

(☑相同曝光值/☑上腳架拍攝/☑同位置拍攝/☑數位修正開啟/☑AWB/☑使用機身 Sony A7R3)

28mm 望遠端的差距並不若 17mm 廣角端來得如此明顯,兩鏡的差距也較小一些,不過若仔細觀察還是可以看到 Sony 在剝落後水泥牆面的細節表現較佳,並且在 f/2.8 就有趨近於 f/8 時的優秀畫質,大約在 f/8 之前都稍優於 Tamron 的表現。Tamron 大約在 f/11 時開始出現最佳畫質,兩鏡表現在 f/11 時相當接近,但即便如此 Tamron 在 f/11 時畫質仍不及 Sony 在 f/4 時的表現,而隨著光圈縮小,兩鏡在 f/16~f/22 時基本則已看不出差距。

28mm 近拍畫質比較結論:

  • Sony 在 f/2.8 時就趨近最佳畫質且優於 Tamron,此優勢一直持續到 f/8,直到 f/11 以後兩鏡表現才較為接近。

 

6. 對焦速度

一般我們講到「對焦速度比較」的時候,大多會放上兩段不同鏡頭的對焦展示影片,這樣做或許只能感受到體感上的差別,但實際上到底差多少呢?如果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量化對焦速度,那麼兩顆鏡頭的對焦性能也就更加可以用數值化的方式來比較了。

下列這張圖是一般展示對焦的行程的方式,這是 Sony FE 16-35mm F2.8 GM 的對焦過程,我將它用真實的速度製作成了 Gif,每一幀(Frame)間隔是 0.03 秒(因為 30fps1/30=0.033),在這段對焦行程中,從無限遠到近處(約 50cm)鏡頭花了「5 幀」來完成對焦。

Sony FE 16-35mm F2.8 GM 鏡頭的對焦過程:

在這張 Gif 中,5 幀的實際經過時間僅僅只有 0.15 秒而已,但這段過程可能太快了,我們把它局部放大、再放慢個 17 倍,你可以看到鏡頭在每一幀之下的對焦行程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當對焦框顯示為綠框時,並不代表已經完全準焦了,實際上會存在大約 1~3 幀的差距,通常會是綠框優先出現,然後鏡頭才順利合焦,這段 Gif 順序並沒有放錯,實際上的對焦過程就是如此。

也就是說,利用這種分割每一幀、再計算幀數的方式,可以用來估計鏡頭的對焦速度。以每一幀 0.033 秒、花費 5 幀的例子為例,我們可以這樣定義:這顆鏡頭從無限遠到近處的對焦行程需花費 0.033 x 5 = 0.165 ,其誤差為正負 0.033 秒。

當然,這種估算方式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誤差,例如以 30fps 取樣,其每幀間距為 0.033 秒,若改為 60fps 取樣,那麼可以得到每幀間隔 0.0167 秒的數值,理論上可以將對焦速度估算得更加精確,這就如同尺規的刻度越密,可以量測的精度就越高一樣。

但其實無論是 30fps 取樣或是 60fps 取樣,這都不太影響我們測試的條件,別忘了一開始定義並量化對焦速度的目的,是在於「比較兩顆鏡頭的對焦性能」,即使我們使用 30fps 取樣,也可以明顯分辨出兩顆鏡頭的對焦速度差異。

因此依據以上原則,我們可以應用0.033 x 對焦所耗費的幀數」,來獲得大概的對焦速度。在以下測試環境中,使用的都是無限遠+近處約 50cm 的對焦距離,兩顆鏡頭測試條件完全相同,使用的是 AF-S 對焦模式以及 M 對焦點。

17mm 對焦速度測試

第一個範例先從 17mm 廣角端、AF-S 對焦開始比較,左邊同樣是 Tamron,右邊則是 Sony

以上測試為在同一地點重複對焦行程三次,取最快者並排除極值。Tamron 使用了 9 幀完成全部對焦行程並準焦,Sony 則使用了 5 幀,可估算 Tamron 在廣角端對焦速度為 0.033 x 9 = 0.297 秒Sony 對焦速度則為 0.033 x 5 = 0.165 秒

然而,若說 Sony 對焦比 Tamron 要快上 0.132 秒(0.297-0.165 秒),這種比較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在不同環境下會有不同的對焦速度,例如小光圈、低光源室內或夜間…… 都可能帶來不同的對焦表現。但我們至少可以肯定的這麼說,在對焦條件最好的狀況下(最大光圈、固定條件且光線充足),Sony 17mm 端對焦速度要比 Tamron 快上約 44%

我在之前的開箱評測中曾說過 Sony FE 16-35mm F2.8 在廣角端並不太算是對焦飛快的鏡頭,它在 35mm 端對焦還比 16mm 端快上一截,但即便如此,當你使用 Tamron 在拍攝時,其實還是可以感受到 Tamron 的對焦速度相比起 Sony 確實是有段差距的,而且我們的估算也印證了這點。

接著我們測試看看 28mm

28mm 對焦速度測試

(同樣在同一地點重複對焦行程三次,取最快者並排除極值)Tamron 使用了 8 幀完成全部對焦行程並準焦,Sony 則使用了 6 幀,可估算 Tamron 在 28mm 望遠端端對焦速度為 0.033 x 8 = 0.264 秒Sony 對焦速度則為 0.033 x 6 = 0.198 秒

測試結果與 17mm 端的差距並不遠,我們可以得出 Sony 28mm 端對焦速度要比 Tamron 快上  25%

特殊情形:Tamron 偶發性的微迷焦狀況

以上測試場景都是在同一環境下至少連續對焦三次、取對焦最快的一次做比較。但我們發現偶爾還是存在一些極值,Tamron 在某些狀況下會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來完成合焦,頻率大約是四次中會出現一次,發生率大約 20% 左右,並且在光線充足對焦環境良好時依然會出現。

像是這樣:

這是正常速度,看起來鏡頭似乎只是稍稍猶豫了一下對吧?但如果我們把它放大且放慢來看,就會發現它耗用了比較多的時間在無用的對焦行程上。

這則 gif 並沒有放錯順序,實際上 Tamron 鏡頭在某些狀況下會需要多耗費一次對焦行程來偵測合焦,因此也花費了更多的時間。以上圖為例,它在焦距 28mm 時總共使用了 15 幀才完成合焦,總耗時為 0.033 x 15 = 0.485 秒,足足慢了正常對焦速度(0.264 秒)將近一倍左右。

廠商在標示對焦速度時,都是以最快速度作為比較,但我們是否該考慮偶爾出現的極值呢?如果單純考慮比較平均的對焦速度,那麼 Sony 對焦速度大約比 Tamron 要快上 44%~25%,但如果你的使用需求是必須要考慮到極端狀況,例如你是活動攝影、婚攝、運動攝影⋯⋯ 等比較不容許對焦偶發性的小小迷焦或是對焦變慢的狀況,那麼這點也是必須列入考量的,反之,若你的用途並不太需要特別著重對焦速度,可以接受鏡頭偶發性的對焦猶豫,那麼這點可能就不會是多大的問題。

 

7. 視角比較(16mm & 17mm)

〖點此返回目錄〗

通常針對不同焦距的鏡頭,我們不可免的還是會來個視角比較。由於在超廣角領域,實體焦距每差 1mm 視角的差距就會相當隨之變大,因此如果你很在意廣角鏡的視野,那麼這也是必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兩顆鏡頭最廣焦距分別是 16mm 以及 17mm,視角差異並不多,但基於比較的原則我們還是附上了對照圖:

 

8. 發色比較

〖點此返回目錄〗

發色是鏡頭多樣光學素質中很難量化的一項,這裡顆鏡頭之間也有不小的差距存在,尤其在拍攝天空時較為明顯。相較於 Sony,Tamon 稍微偏紅偏暖一些,Sony 顏色則較冷,綠色較多一些。

以我過去使用 Sony GM 鏡頭的經驗而言,在拍攝天空時 GM 鏡頭常常會帶有些微類似於 CPL 般的靛藍感,像是下圖這組範例就比較明顯:

可以看到兩顆鏡頭的曝光值相同,但因為光通量差異,Sony 稍微暗不到 1/3 EV。然而對比地景,兩鏡在天空部分差距相當大,Sony 在藍天部分的發色明顯較深也較為立體。

這張範例也重現了類似的結果,其實不僅於此,兩顆鏡頭在大多數的場景下發色都頗為不同。但這裡必須要提的是,就客觀而言,發色或許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好與壞可能還是視個人喜好多些。

 

9. 變形 Distortion

〖點此返回目錄〗

無反時代的鏡頭在輕巧化的趨勢下,有些輕便取向的鏡頭通常用鏡頭畸變來換取更輕巧的體積,同時利用數位修正來校正變形。雖然我想大多數的使用者在拍攝時都會套用數位修正檔,但這邊我們還是必須比較一下兩者之間的差異。

17mm

在廣角 17mm 部分可以看到 Tamron 有明顯的桶狀變形,同時邊角失光也較為嚴重一些,Sony 在變形與失光部分的表現都稍好一些。

28mm

在望遠端,兩鏡都有一定程度的枕狀變形,不過 Sony 要輕微不少,Tamron 在失光與變形部分都較為嚴重一些。從測試結果來看,Tamron 似乎還是有為縮減體積付出一些代價,Sony 的原始光學素質表現也較佳,但如果你都套用機身數位修正來拍攝,那麼這問題似乎也並不算嚴重。

 

10. 散景 Bokeh

〖點此返回目錄〗

散景與口徑蝕雖然不會令畫質表現更好,但可以提升整體畫面的氛圍與質感,並且很難取代。我們這邊還是使用兩鏡並列的方式來比較 17mm 廣角端以及 28mm 望遠端的散景差異:

17mm 範例

散景局部裁切比較,左為 Tamron,右為 Sony

左 Tamron、右 Sony:

乍看之下差距並不是很明顯,這邊提供一點便於辨識的方法,那就是觀察重點放在高光散景上。在上面兩張範例中可以看到 Tamron 稍稍帶有一點輕微的二線性,例如放射狀往外移動的散景、物體邊緣線條較明顯,同時光點的邊緣也較為銳利一些。

另一個比較值得觀察的點是,兩鏡在顏色方面的詮釋略有差異,Sony 無論在紅色或綠色的明暗過渡層次都稍豐富一些,,紅色與綠色也比較飽和,你可以更容易的在散景上感受到「立體感」。但包含散景二線性在內,這之間的差異並不是特別容易察覺,除非你將兩者實拍圖並列比較才比較能看出差異。

 

28mm 範例

我們換到望遠端 28mm 試試看散景差異:

範例一:

局部裁切(左 Tamron、右 Sony):

範例二:

局部裁切(左 Tamron、右 Sony):

望遠端的散景差異比較明顯一些,Tamron 具有些許二線性,散景部分有輕微的雜亂感,Sony 的二線性則較輕微。在第二個樹葉範例中更可以看到兩者散景的立體感差異,Tamron 在左半邊散景光點區域可以看到較多點的高亮處,而 Sony 在處理散景光點時則有明顯的強弱之分。

然而散景是否有所謂優劣?或許這部分仍可歸為個人喜好,例如有些人較為偏好旋轉散景、泡泡散景等獨特的效果。但從這些範例中我們還是可以看到 Sony 在 GM(G Master)鏡頭上所著墨的散景特點。

 

11. 口徑蝕 Cats-eye Bokeh

〖點此返回目錄〗

雖然我自己是認為對超廣鏡頭來說,口徑蝕或許是個比較不重要的指標,但既然拍了我們就來比一比吧!這邊我們只比較口徑蝕影響較大的 28mm 望遠端:

28mm 樣張:

兩顆鏡頭差異還滿明顯的,Tamon 在 f/2.8 時有比較明顯的口徑蝕,直到 f/5.6 時完全消失,Sony 在 f/2.8 時也有些許的口徑蝕,但整體來說輕微得多,並且在 f/4 時就完全改善。

 

12. 洋蔥圈 Onion-ring Bokeh

〖點此返回目錄〗

另一項評估散景特點的方式是觀察彌散圓(或稱模糊圈,Circle of confusion),並藉由散景光點的純淨程度來評估鏡片的精度。為避免篇幅太長,這部分我們只比較較凸顯散景的 28mm 望遠端。

兩顆鏡頭的差距在 f/2.8 最為明顯,Tamron 散景邊緣明顯較為銳利,Sony 則相對柔和一些。不過 Sony 在光圈縮至 f/5.6 之後也開始出現少許的洋蔥圈,但整體來說皆比 Tamron 輕微,並且散景光點也較為純淨。

 

13.  邊角失光

〖點此返回目錄〗

17mm 修正前

在前面鏡頭畸變的部分我們曾提過邊角失光的問題,這次我們用素背景來測試。

兩顆鏡頭在 f/2.8 時都有比較明顯的邊角失光,Tamron 稍嚴重一些,但兩者在 f/5.6 之後失光的情形就相對輕微許多。

 

17mm 修正後

修正後的邊角失光已經頗為輕微,雖然 f/2.8 仍有少許的失光狀況,但至 f/4 時已有明顯改善。

28mm 修正前

修正前 Tamron 在望遠端 28mm 有比較嚴重的邊角失光,不過在 f/4 之後則幾乎沒有邊角失光的狀況。

28mm 修正後

前面提到 Tamron 在 28mm 有較嚴重的邊角失光,但這問題在開啟機身修正後似乎像是幾乎不存在一般,f/2.8 並沒有明顯可察覺的失光狀況,反而 Sony 開啟修正後的改善幅度並不大,相當神奇。

 

14. 色散 Chromatic Aberration

〖點此返回目錄〗

色散同時也是衡量高階鏡頭的指標之一,有搭載 ED 鏡片的鏡頭大多具備有較佳的色散抑制能力,以下我們也針對下列逆光場景來測試兩顆鏡頭的色散抑制性能。

兩顆鏡頭都沒有明顯的色散狀況發生,在高光邊緣也幾乎沒有紫邊,硬要說的話 Sony 在樹枝邊緣帶有一點相當輕微的紫色,Tamron 也稍微有點紫邊(樹枝下緣)以及綠邊(樹枝上緣)的狀況,但我認為這兩顆鏡頭的色散抑制表現無疑都在水準之上。

從 f/2.8 的範例中你可以很明顯地看到 Tarmon 在逆光時的樹葉邊緣較模糊,Sony 則較清楚,這就必須進到我們下一個比較的項目「抗耀光」來做解釋。

 

15. 抗耀光 Flare Control

〖點此返回目錄〗

如果說口徑蝕對超廣角鏡頭來說較不重要,那麼比較重要的應該就是抗耀光了,原因在於超廣角涵蓋的視角相當大,鏡頭也有更多機會接納來自四面八方的光線。但在測試的時候,我們發現了這兩顆鏡頭有個比較有趣的特性。

首先是當你正面對著強烈光源(例如太陽)時,整體畫面似乎並不會產生明顯的耀光,但如果我們在反差更大的狀況下用比較偏移的角度來入射鏡頭,才會產生比較明顯的耀光。

在面對人造光源強光時,Tamron 與 Sony 都有產生一定程度的光斑,不過隨著燈光角度移動,可以看到 Tamron 產生了環形的光斑,並且有內外圈之分。

綜合上一項色散的測試,應該可以理解為 Sony 鏡頭具備有比較好的抗耀光性能,同時在逆光時也可保有較佳的對比與飽和度。

 

16. 星芒 Diffraction spike

〖點此返回目錄〗

許多風景愛好者們會在意一顆鏡頭的星芒表現,兩顆鏡頭都採用圓形光圈,其中 Sony 鏡頭更使用了 11 枚光圈葉片,因此會拍出比較多道的星芒數(Tamron 是 18 道芒而 Sony 是 22 道芒),但以星芒的俐落程度而言,嚴格來說這兩顆的星芒都不算是很好看的類型,

 

17. 呼吸效應 Lens Breathing

〖點此返回目錄〗

一般來說靜態拍攝的使用者並不太需要在意呼吸效應,但部分錄影使用者可能會介意鏡頭呼吸效應所帶來的變化。以下鏡頭呼吸效應的測試是切換近處/無限遠對焦點,同時觀察兩者間視角的變化。

17mm 呼吸效應

28mm 呼吸效應

可以觀察到 Sony 在 17mm 有著比 Tamron 更加明顯的呼吸效應,同時在 28mm 時呼吸效應的狀況更加嚴重了一些。Tamron 在廣角和望遠端雖然也有一定的呼吸效應,但整體而言控制的不錯。

 

18. 彗星像差 Lens Coma

〖點此返回目錄〗

對於星空攝影來說彗星像差也是衡量光學素質的指標之一,同時它也一定程度的影響了邊角畫質的好壞,現在有些新鏡頭也會特別強調針對彗星像差作修正。

就跟許多像差一樣,彗星像差在星點越明亮時也會更加明顯,因此我們特地將天空中最明亮的星星放在畫面邊角,以測試彗星像差的有無。

可以看到 Sony 有輕微的彗星像差,但鏡頭修正的還算不錯,Tamron 則出現十分典型的彗星像差,星點呈現掃把狀就像是彗星一樣。


懶人包:測試結果摘要

〖點此返回目錄〗

Sony FE 16-35mm F2.8 GM 比較好的部分:

  • 質感佳、作工紮實
  • 擁有較完整的操作性
  • 在大部分的畫質比較上都較優秀,尤其 28mm 端全面勝出
  • 近拍畫質出色,f/4 就已趨近最佳畫質
  • 對焦較快且可靠
  • 抗耀光性能明顯較好
  • 鏡頭變形量較低
  • 彗星像差較輕微
  • 散景柔和且出色
  • 發色豐富且具層次
  • 涵蓋 16-35mm 慣用焦段

Tamron 17-28mm F2.8 Di III RXD(A046)比較好的部分:

  • 難以取代的小巧體積
  • 同焦段全幅鏡中罕見的輕量化設計
  • 小口徑 67mm
  • 價格經濟、十分容易入手
  • 內變焦設計
  • 廣角端邊角畫質勝出 Sony GM
  • 在小光圈時(f/11 以降)畫質勝出
  • 呼吸效應較不明顯
  • 光通量稍高(不到 1/3EV)

 

結論與建議

〖點此返回目錄〗

這篇漫長的測試文至此終於告一段落,雖然來得有些晚,但希望這篇仍能對欲添購/升級超廣角鏡頭的人提供一定的指南,我自己也同時擁有這兩顆鏡頭一段時間,對我來說它們所著墨的重點不盡相同,在出門時我也會依照不同的需求決應帶哪顆,這並沒有絕對。

仍然是無懸念的王道之選:Sony FE 16-35mm F2.8 GM

從測試結果來看,Sony 大致上拿下了大多數的優勝,尤其在比較核心的光學素質上面,Sony FE 16-35mm F2.8 GM 並無負 GM 之名,在畫質、抗耀光、像差修正、變形、發色、散景等項目都獲得高水準的評價,同時我們也間接證明了 Sony GM 鏡頭並不只是強調畫質至上的鏡頭,它們講求的是更好的平衡性與協調性,這在散景、發色等難以量化的項目上都可以看出,Sony 想要在 GM 鏡頭身上做到的並非只有理性層面的畫質而已,而是一顆在感性層面上令人更加喜愛的鏡頭。

如果不考慮更廣角的 Sony FE 12-24mm F2.8 GM,那麼 FE 16-35mm F2.8 GM 確實就是現階段 Sony E-Mount 系統中最優秀的超廣角鏡頭,整體表現十分均衡,是一顆風景、人像與生活通吃的鏡頭,除了像是呼吸效應這一些小缺憾之外,擁有足以稱之為是「全面」的光學素質,同時也是一顆泛用性相當高鏡頭,無論是職業或是業餘的需求都足以應對。

 

突破性的羽量級選手:Tamron 17-28mm F2.8 A046

Tamron 17-28mm F2.8 A046 雖然在大部分的比賽項目上吞敗,但並非是潰敗,而是惜敗。雖然兩顆鏡頭存在不小的價差,我們也都預料到了 Sony GM 鏡頭大多會勝出,但 Tamron 在超廣角中央畫質部分與 Sony 差距並沒有預先想像得多,同時 Tamron 還擁有較好的邊角畫質、更好的小光圈畫質,以及更好的呼吸效應,在這部分能有力抗 Sony 或甚至超越的表現,對一顆平價取向的鏡頭而言實屬不易。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經由這顆鏡頭來預見,鏡頭在小型化之後所犧牲的有哪些要素,諸如邊角失光、變形、望遠端畫質、近拍畫質 ⋯⋯ 反過來說,這也證實了若要取得光學上最均衡的表現,那麼 GM 鏡頭仍然有其不可取代性。

但這並非意味著 Tamron 是一顆不好的鏡頭,相反的,Tamron 在鏡頭小型化之後仍能保有很不錯的畫質,若考量到它不到 GM 一半的售價,這樣的表現不僅僅是對得起價格,同時也堪稱為是輕量化與平價化的代表作。Tamron A046 的成就並非全在於鏡頭本身光學素質的優劣,而是在於它將「全幅大三元」成功的小型化,並將 F2.8 大光圈鏡頭以更平實的價格推展給更多的使用者,這確實也是 Tamron 無反大三元最主要也最無可取代的價值所在。

 

或許也是另一個選擇:Sony FE 16-35mm F4 ZA

在執行這篇比較文時我一直在考慮,是否需要將另一顆超廣角鏡頭 Sony FE 16-35mm F4 ZA 給入列,若只考慮到光圈,Sony FE 16-35mm F2.8 GM 與 Tamron 17-28mm F2.8 A046 是同一梯隊的對手,但若考慮到價格,Tamron 的定價實際上與 Sony FE 16-35mm F4 ZA 要更接近些。

或許在 Tamron A046 推出後的現在,許多人可能已經遺忘了 Sony 這顆最早推出的超廣角鏡頭,但在我眼中它仍然擁有一些優勢,例如 35mm 的焦段、鏡頭防手震、ZA 發色等等,同時由於推出時間較早,目前的入手價格已經相當漂亮,倘若你是首度踏入超廣角世界的玩家,Sony FE 16-35mm F4 ZA 依然是個可以考慮的選擇之一。

最後也附上 Sony FE 16-35mm F4 ZA 幾張實拍(點擊可開啟大尺寸圖檔):

 

本篇比較文在此告一段落,如果有想看什麼鏡頭的比較文,也可以在粉絲團留言讓我知道喔,感謝~

 

關於 Sony 全系列鏡頭開箱

透過高質感的產品開箱、深入的器材剖析,以及機身直出的實拍照片,來介紹並探討 Sony E 接環全片幅系統中的每一顆鏡頭,包含定焦、變焦、ZA、G、GM 鏡頭都在其中,副廠鏡頭亦有涉獵。在未來「Sony 全系列鏡頭開箱」將以介紹完 Sony E 環全部的原廠全幅鏡為目標,並持續分享關於 Sony 相機系統的所見所得。

No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