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便與均衡的里程碑 Sony E 16-55mm F2.8 G 開箱/實拍/測試

在 Sony E-Mount 成為一個相對熱門的無反系統的同時 —— 這似乎還是近幾年的事情,但遙想自 APS-C 規格出發的 E-Mount 來說,從 2010 年第一台機身 NEX-3、NEX-5 以降,其實 E-Mount 已有長達 9 年的歷史了,在這段時日中,Sony 前後推出了不少涵蓋標準焦段的變焦鏡,但始終缺乏一顆 F2.8 恆定光圈等級的「鏡皇」—— 直到 Sony E 16-55mm F2.8 G(SEL1655G)的出現。

其實這令人有些難以想像,在無反相機競爭如此激烈的現在,也只有兩家品牌先後推出兩顆恆定光圈 F2.8 的標準變焦鏡,其一是以 APS-C 為主力的 Fujifilm,其二則是全幅和 APS-C 雙修的 Sony,即便算上已經停產並退出市場的 Samsung,目前無反 APS-C 也才三顆恆定 F2.8 標準變焦鏡而已。

且不論原因為何,Sony 在這位階所端出的新鏡頭,仍然是一顆值得期待、表現在水準之上的鏡頭。幸好,這九年的等待並不算是白費。

Sony E 16-55mm F2.8 G 開箱

我接觸「E-Mount」這個系統最早是從 NEX-5 開始的,一路上先後用了 NEX-7、NEX-6、a6000、a6300、a6600 等機種,不只是機身的進步幅度有感,在鏡頭的變革也有不少體悟。

Sony E 16-55mm F2.8 G 在 2019 年 10 月上市,售價台幣 34,880 元,這比我們預期的要便宜一些,因為它的海外售價是 1,400 美金,換算台幣約 42,500 元,台灣售價足足是海外的 82 折左右,雖然是高階鏡頭,但我想售價方面的利多應該也為這顆增加了不少換購誘因。

像是在最早期的時候 NEX 使用者的變焦鏡僅只有 18-55mm F3.5-5.6 這顆 Kit 鏡,而後補充了 16-70mm F4 ZA OSS、18-105mm F4 G OSS 這兩顆中階恆定 F4 變焦鏡,近年則是補上了高倍變焦旅遊鏡 18-135mm F3.5-5.6 OSS ⋯⋯ 算下來其實 APS-C E-mount 的變焦鏡並不算少,而現在隨著 16-55mm F2.8 G 的推出,總算是也讓 APS-C E-Mount 變焦鏡版圖齊備了。

在設計語言方面,Sony E 16-55mm F2.8 G 已經沿用近年高階鏡頭的質感與外觀,採用比較耐用的強化工程塑膠作為鏡身主體,同時覆以橡膠對焦環與變焦環,這樣的配置我們可以在「GM」鏡頭和比較新的「G」鏡頭身上見到,同時在鏡頭側面也具有一枚「G」作為其身為 G 鏡的標誌特色。

雖然說 18-135mm F3.5-5.6 這顆鏡頭同樣也採用強化工程塑膠材質,但這兩者的質感以及做工還是有顯著差異,並且讓人一上手就可以感受到,舉例來說,像是阻尼更細密的變焦環、更緊密的內外鏡筒組合,以及更好的表面處理。

以我自己慣用的 16-70mm F4 ZA 蔡司鏡頭來說,它是一顆年代稍遠的變焦鏡,雖然外鏡筒是金屬材質,但內鏡筒則是塑膠,這點 16-55mm F2.8 G 就不同了,內鏡筒是金屬材質且具備更好的手感,鏡頭操作鈕有對焦固定鈕和 AF/MF 開關,鏡頭本體也有防塵防滴設計。

或許 Sony 的策略是將「GM」鏡頭留給全片幅,但就我自己初步體驗的感覺,16-55mm F2.8 G 的設計與質感確實已經近似於 GM 鏡頭了,而實際使用上的感覺也有一部分與 GM 鏡頭頗為類似,首先就對焦速度來說,它採用的是與 GM 同級的 XD 線性馬達,這也讓它的對焦反應確實優於 APS-C E 環的其他變焦鏡頭 ⋯⋯ 而其他與 GM 鏡頭相近的表現我們之後也會再談到。

整顆鏡頭的設計近似於小型的 GM 鏡頭,但或許可以說它的體積遠比我想像中還要小上一圈。

它的口徑是 67mm,重量僅只有 494g。相較其他同級競品(Fujifilm XF 16-55mm F2.8 R LM WR)則是口徑 77mm、重量 665g,無論是體積或重量都明顯顯得更加羽量級,即便加上 a6600 機身,一機一鏡的搭配重量也在一公斤以內。


Sony E 16-55mm F2.8 G 實拍照片

近拍與散景

在使用標準變焦鏡頭時,我通常會將「最近對焦距離」以及「放大率」視為其中一項指標,若擁有更近的最近對焦距離則適合更多種拍攝用途。而這顆鏡頭帳面上的數據是最近對焦距離 0.33m(33cm)、放大倍率則為 0.2x,算不上特別出色,但操作上卻還挺就手的。

並且也許是受惠於小鏡身、輕量化之故,這顆鏡頭在單手握機身拍攝時仍算方便,尤其在等效 28mm~35mm 時的操作感是比我常用的 16-70mm F4 ZA 以及 18-135mm F3.5-5.6 還要好上一截的。

不過話說回來,這顆鏡頭令人比較欣喜的還是在於它的散景,其表現應該是目前 APS-C E 接環變焦鏡之冠。

▲Sony A6400 + Sony E 16-55mm F2.8 G|55mm、f/2.8、1/100s、ISO 100(機身直出)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55mm、f/2.8、1/1000s、ISO 100(機身直出)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55mm、f/5.6、1/2000s、ISO 100(機身直出)

優秀的散景可以為拍攝上帶來許多好處,例如近拍時的畫面更加柔美,同時在人像拍攝上也比較有利。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55mm、f/3.5、1/125s、ISO 400 (機身直出)

尤其,在這種需要帶上前後景的照片時,這顆鏡頭的散景表現遠比我預想得還要好。

或是,在作為一顆餐桌鏡頭時也有不錯的特寫能力: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55mm、f/2.8、1/60s、ISO 5000(機身直出)

毫無疑問,APS-C 鏡頭相對於全片幅鏡頭來說需要更花心思來營造淺景深畫面,然而在面對較複雜背景時,16-55mm F2.8 G 也有相對柔順的散景。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55mm、f/2.8、1/32s、ISO 100(機身直出)

在人像以樹葉為背景的場景下,16-55mm F2.8 G 應可算是不辱「G」鏡之名了。

當然,你或許會覺得光圈更大的定焦鏡散景更糊,但以一顆標準變焦鏡的水準來看,我覺得算是還不錯了。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55mm、f/2.8、1/800s、ISO 640

Sony E 16-55mm F2.8 G 散景光點

雖然這不是標準測試程序,但我還是很好奇這顆鏡頭在散景光點(彌散圓)這個項目中會有什麼樣的表現,結果比我預期中要好。

就如我們所知,這並非是一顆 GM 鏡頭,但它在 F2.8~F4 時散景光點是沒有明顯洋蔥圈的,f/5.6 時雖略有洋蔥圈紋路,但整體來說光圈仍然接近十分接近正圓,我想應是因為這些原因造就了這顆鏡頭還不錯的散景表現。

比較需要注意的是,在 F2.8 光圈全開時會有比較明顯的邊角失光,尤其在 55mm 望遠端比較明顯,光圈縮至 f/5.6 時方可改善: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46mm、f/2.8、1/3200s、ISO 100(機身直出)

星芒與抗耀光

Sony E 16-55mm F2.8 G 採用 9 枚光圈葉片,在星芒的表現上我個人認為還是不錯的,但要到 f/11 之後才比較明顯銳利,大致上這是一顆重視散景遠多過於重視星芒的鏡頭,但如果需要的話縮到 f/11~f/16 也都還有不錯的效果。


人像

其實我自己在拍攝人像時是比較偏好定焦鏡的,確實在拍攝人像時許多人會選擇  f/1.4、f/2.0 或是  f/2 等大光圈鏡頭,不過如果只想要一機一鏡出門的話,Sony E 16-55mm F2.8 G 用在拍攝人像時還是有不錯的優勢,其一是前面提到的散景表現,其二是等效 24-82.5mm 的焦距彈性,其三則是快速的對焦性能,其四則是它的發色表現。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55mm、f/2.8、1/125s、ISO 320(機身直出)

先說發色吧,這部份六張人像照片都是機身直出的發色,過往我在使用 a6300、a6500 搭配 16-70mm F4 ZA 這類鏡頭時經常碰到的狀況是直出發色比較濃烈一些,這在拍風景時往往可以拍得很藍很暴力,但在拍攝人像時就略顯苦手一些,經常要降一些飽和度來讓膚色更好看一些。

那麼,相較於其他變焦鏡頭,Sony E 16-55mm F2.8 G 的人像發色有什麼樣的特色呢?就我自己的感覺來看,相較於 Sony 16-70mm ZA 以及 Sony 18-135mm F3.5-5.6,這顆鏡頭的顏色稍淡且透一些,以機身的設定來看我自己覺得大約差距在 1.5~2 個飽和度左右,其實是滿適合用來拍攝人像的,但若是拍攝其他題材,我通常比較建議視情況再調整看看機身設定。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55mm、f/2.8、1/125s、ISO 250(機身直出)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49mm、f/2.8、1/60s、ISO 640(機身直出)

等效 24-82.5mm 或許很難說是一項優勢,但如果要追求更有彈性的構圖,那麼 16-55mm 其實是很好發揮的焦段,除了在望遠端 55mm 凸顯散景與淺景深之外,在廣角端 16mm(等效 24mm)也很適合利用廣角透視將 Model 的腿給拉長。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16mm、f/2.8、1/125s、ISO 125(機身直出)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16mm、f/3.5、1/125s、ISO 100(水平校正)

至於對焦速度?我想這是使用這顆鏡頭時最不需要擔心的事情之一,16-55mm F2.8 G 是我用過對焦最快的 APS-C E-Mount 鏡頭之一,尤其使用 AF-C 連續對焦模式加上眼控對焦後,拍人像基本上毫無障礙可言,只需要專心構圖和引導 Model 即可。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16mm、f/2.8、1/60s、ISO 640(水平校正)


餐桌/美食

標準變焦鏡就是一顆在日常生活中什麼都能拍、什麼都好拍的鏡頭,其中還不差的放大倍率以及最近對焦距離,可以讓 Sony E 16-55mm F2.8 G 用在餐桌紀錄這類用途上。

以操作性來說,它的最近對焦距離 33 公分是相隔一隻手臂就可以拍攝的距離,使用者也不需要站起或是舉高手即可拍攝,除了適合特寫食材的望遠端之外,24mm 廣角端則可用來拍攝餐廳環境的照片。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55mm、f/2.8、1/2000s、ISO 100(機身直出)

這次我也帶著 16-55mm F2.8 G 出國幾趟,令我比較印象深刻的是,它用在紀錄飛機餐上算是相對好用的。由於飛機上的人造光源大多光質不佳、亮度也不甚足夠,加上飛行時的氣流影響容易手震,這時 F2.8 恆定光圈就允許使用者用較好的快門與 ISO 組合來拍攝。

同時,它的色彩還原程度也不錯,以下的照片也是機身直出。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24mm、f/3.2、1/60s、ISO 3200(機身直出)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55mm、f/2.8、1/125s、ISO 500(機身直出)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55mm、f/2.8、1/60s、ISO 3200


風景

在拍攝風景時我覺得 Sony E 16-55mm F2.8 G 與全片幅的 FE 24-70mm F2.8 GM 其實是有些類似的,這並不是說 16-55mm F2.8 G 跟 GM 一樣重(相反的它還是很輕量的鏡頭),而是它整體的照片調性與 GM 類似,並沒有特別拉高對比以求得銳利度,但相對的直出照片顏色會偏淡一些。

以下附上幾張未修的照片,機身直出雖然發色較為清淡,但後製彈性還是很高的。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32mm、f/8、1/320s、ISO 100(機身直出)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 這樣一機一鏡的組合在旅遊時的拍攝算得上是滿可靠的,其一是對焦速度快,其二是焦段實用,其三是畫質還不錯。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50mm、f/6.3、1/1250s、ISO 100(機身直出)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16mm、f/2.8、1/400s、ISO 100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55mm、f/5、1/500s、ISO 100(機身直出)


旅遊/街拍/綜合用途

16mm 端換算全幅等效焦距為 24mm,應用在日常取材上是個實用的廣角焦段。

如果以 APS-C E 接環來說,一般除了標準變焦鏡之外,我還會帶上 Sony 10-18mm F4 來補足超廣焦段,不過在不便更換鏡頭、沒有帶超廣出門的時候,16mm 端的小廣角尚能約略彌補超廣的不足,這在以前我使用 18-135mm F3.5-5.6、18-105mm F4 G 這些鏡頭時所沒有的,並且畫質比起 Sony 16-70mm F4 ZA 還要銳利,兩者基本已不是同個世代的產物。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16mm、f/2.8、1/125s、ISO 2500(機身直出)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28mm、f/2.8、1/125s、ISO 800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34mm、f/2.8、1/125s、ISO 640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55mm、f/2.8、1/125s、ISO 2000(機身直出)

搭配 Sony A6600 開啟機身修正後,基本上畫面邊角沒什麼變形,只要小縮光圈控制一下不要讓暗角產生就很好用。

不過,前面展示的照片大多是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拍攝,那放在夜拍時表現如何呢?我想以下這些照片很能說明夜拍的實用度,在低光環境下就放心給它光圈全開吧,F2.8 的畫質仍然可令人放心。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38mm、f/2.8、1/30s、ISO 800(裁切)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55mm、f/2.8、1/60s、ISO 2500(裁切)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55mm、f/2.8、1/30s、ISO 500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55mm、f/2.8、1/30s、ISO 250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41mm、f/2.8、1/4000s、ISO 100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41mm、f/2.8、1/2500s、ISO 100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16mm、f/2.8、1/125s、ISO 800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28mm、f/2.8、1/125s、ISO 5000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22mm、f/2.8、1/60s、ISO 1250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55mm、f/2.8、1/60s、ISO 2000(機身直出)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55mm、f/2.8、1/60s、ISO 640(機身直出)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27mm、f/2.8、1/125s、ISO 100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54mm、f/2.8、1/60s、ISO 800(機身直出)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32mm、f/2.8、1/160s、ISO 100(機身直出)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31mm、f/8、1/125s、ISO 100(機身直出)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32mm、f/5.6、1/1250s、ISO 100(機身直出)

▲Sony A6600 + Sony E 16-55mm F2.8 G|40mm、f/5、1/1250s、ISO 100(機身直出)


兼顧輕量與畫質的均衡之作

在 Sony E 16-55mm F2.8 G 剛發表時,坦白說我個人對這顆鏡頭的期望並不太高,也有些使用者抱怨這並不是一顆 GM 鏡頭,但在實際使用過後,我自己倒是覺得這樣的定位、售價與畫質表現是相當均衡的。

就我自己的感覺來看,Sony E 16-55mm F2.8 G 是一顆相當注重「平衡」的鏡頭,它比起他牌的同級鏡頭要輕巧、比起自家其他 APS-C 鏡頭還要可靠耐用、同時有接近 GM 等級的散景以及還不錯的畫質,應可算是在輕量化、易攜性、操作性、質感、鏡頭設計、耐用度、散景、畫質等綜合表現上都取得了一個很不錯的分數,而受益於新的 XD 線性馬達技術,Sony 新鏡頭的對焦反應也都十分流暢。

目前 Sony 在 E 接環 APS-C 標準變焦鏡上面已經有很多選擇,例如:

  • Sony E 18-55mm F3.5-5.6(Kit 鏡,有兩個版本)
  • Sony E 16-50mm F3.5-5.6 PZ(Kit 鏡)
  • Sony E 16-70mm F4 ZA(蔡司鏡頭)
  • Sony E 18-105mm F4 G PZ(電動內變焦鏡)
  • Sony E 18-135mm F3.5-5.6(旅遊鏡)
  • Sony E 16-55mm F2.8 G(恆定 F2.8 大光圈變焦鏡)

或許會有一部分更高階的使用者會希望 Sony 在 APS-C E 環推出一顆「GM 等級」的變焦鏡皇,但與其這麼做,我還是會覺得 16-55mm F2.8 G 身為一顆 G 鏡更好,雖然「GM」要求的是頂級的畫質,但體積與重量上的取捨就勢必會與注重輕量化的 a6000 系列背道而馳。反之,16-55mm F2.8 G 的體積與重量搭配 a6600 仍是個非常均衡的組合,以單手握持時也不太會有頭重腳輕的狀況,即使以錄影需求來看,它的重量對於上穩定器來說門檻也比較低。

Sony 鏡頭從前期著重對比與發色的時期,逐漸轉變為對比較為均衡、著重整體畫面表現的趨勢,Sony E 16-55mm F2.8 G 也是其中之一,這也使得它在實拍表現上比較傾向是一顆 GM 鏡頭。它的畫質並非屬於銳利到可以割人的程度,但取而代之的是更平衡表現。若說有什麼較為可惜的地方,應該就僅只有它沒有防手震功能這點,但如此勢必就得以更大的體積以及更高的價格來交換,若真如此,那反而失去了 APS-C E 接環的輕便優勢了。

 

Sony E 16-55mm F2.8 G(SEL1655G)優缺點

  • 優點:口徑僅只有 67mm、輕量化、優秀的散景、對焦表現為目前 APS-C E 環變焦鏡最快、舒服的發色、水準之上的畫質與更好的整體協調性
  • 缺點:若有光學防手震會更好

 

關於 Sony 全系列鏡頭開箱

透過高質感的產品開箱、深入的器材剖析,以及機身直出的實拍照片,來介紹並探討 Sony E 接環全片幅系統中的每一顆鏡頭,包含定焦、變焦、ZA、G、GM 鏡頭都在其中,副廠鏡頭亦有涉獵。在未來「Sony 全系列鏡頭開箱」將以介紹完 Sony E 環全部的原廠全幅鏡為目標,並持續分享關於 Sony 相機系統的所見所得。

3 Comments

  • Ruo 2022-09-17 at 10:43:27

    nice, 看了这篇果断买镜配我的6300

    Reply
  • Marc 2022-01-11 at 03:36:49

    圖文俱佳的上乘評論之作。
    盼能來一篇與適馬新鏡18-50/2.8 DC DN的對比。

    Reply
  • 陳費雪 2020-03-10 at 22:39:14

    寫得很完整,謝謝心得

    Reply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