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老公的 2019 夏天新興趣:拍天文(國際太空站、土星、月亮)

從認識老公時就知道他是個興趣很多的人,除了最主要的「攝影」之外,老公還彈得一手好吉他(Fingerstyle 路線)、寫得一手好鋼筆,曾經騎過和研究過多年單車,又是個航空軍武迷,今年(2019 年)春天新增了組鋼彈或是木製精細模型的興趣,想不到在今年夏天又多了夜觀星象。

而且還不只觀,在老公興趣成長的這段時間,家裡觀出了 Sony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這顆鏡頭、觀出了兩倍鏡、觀出了可以帶長焦鏡出門的大包包、觀出了多本天文科普書籍和天文科幻小說,這興趣成長的也太驚人了吧!

觀星興趣的緣起

為什麼老公會開始觀起星象來呢?故事得從收集 FE 200-600mm 這顆鏡頭的開箱文素材時開始說起,開箱文章寫完後,本來以為長焦鏡修行可以暫告一段落,等到下次出門拍戰機時才會再拿出來,不過老公靈機一動想說「不然上頂樓去拍月亮好了,看看能拍得多清楚。」

▲等效 1800mm 拍攝(600mm x 2.0增距鏡 x 1.5 APS-C 模式),Sony  A7R3 機身直出。

因為一直拍月亮也有點無趣,因此就順手將鏡頭對往其他比較亮的星星試拍看看,這試拍一下不得了了!

竟然就拍到了土星和木星!

本來在相機裡看起來就是一顆小塵點的星星,放大之後竟然出現了土星環,另一顆星星放大之後發現竟然看得到木星上的彩色雲層們,驚訝到我們當下一直胡亂讚嘆,在屋頂上鬼吼鬼叫,希望鄰居不要覺得我們太吵。

▲這是土星本來在相機裡的樣子。

▲這是 1:1 裁切後的土星,不錯清楚吧!完全想不到這只是用一般的消費相機搭配長焦鏡頭拍出來了,不可思議。

事後想想呀!老公會在今年夏天迷上「夜觀星象」或許是天註定的。

拍攝到土星那天正好是約莫一年一次的「土星衝」,也是一年當中拍攝土星成功機率最高的一天,加上土星衝之前 Sony 就推出了一般人也買得起的平價長焦鏡,這麼巧老公手邊又剛好有一顆。

總之就在拍到土星之後,很會朽康朽乓(台語)的老公在天氣好能見度高的晚上就會消失個一兩小時去頂樓拍星星,拍完之後又會花一兩個小時查星星相關的資料,然後就有了接下來的國際太空站。

從拍土星到拍國際太空站

其實我不太確定老公是怎麼知道可以拍國際太空站這件事的,因為老公夜觀星象的時間我通常都已經在床上睡著,不過我有默默的感受到老公跟我的對話開始有點不同。例如下班時會指著天空的星星跟我說「你看!那顆是木星、那顆是土星。」一般不是要按照廣告演的,說出「有流星」「在哪裡?」「在這裡」,然後就掏出一顆鑽戒嗎?

不然就是散步的路上抬頭看一看天空後跟我說「嗯,今天的視寧度不錯。」What?什麼是視寧度?

除了對話開始加入一些外星人的語言之外,某一天晚上老公神秘兮兮的把我呼喚過去他的電腦前,我以為要給我看可愛貓貓影片,結果竟然是他找到了一套星空模擬軟體,然後說可以用這個預測星象了!就這樣,逐步增加關於天文的知識後,某一天他正式向我介紹他的攝影人生新目標:拍國際太空站。

▲雖然顆粒很重,太空站也不是特別清楚,不過這真的是我們拍到的國際太空站,超帥吧!

老實說雖然我知道國際太空站這幾個字,但我對於國際太空站到底確切在幹嘛?或是它為什麼可以被一般普通人拍到毫無所知,不過反正老公說要拍,他就會負責把所有資料都查到詳細,我只要在他需要我的時候支援他就好了。

拍攝國際太空站是需要事先規劃的,先姑且不論拍攝方法或是構圖,至少得要知道國際太空站掠過台灣上空的精確時間、精確地點,經過 ISS Transit Finder 計算後,第一次拍攝就訂在 8/7 晚上。

本來一切都還滿順利的,計算後國際太空站軌道會通過台北市,我們不用跑太遠,拍攝仰角也不錯,理論上不會受到太多大氣干擾,但是,人生就是這麼多但是,名叫利奇馬的颱風來了,不只國際太空站整個拍不到,我們本來預定 8/10 要去花蓮拍空軍基地開放日也因為颱風取消了,真是太令人傷心。

第二次拍攝原定在 8/11 白天,國際太空站預計會出現在淡水捷運站附近,不過後來路徑修正跑到台灣海峽上,於是又拍不到了。

▲這些是有出現在台灣上空,我們想拍但拍不到的國際太空站們(其實都是同一個,只是來訪很多次)。

成功拍攝國際太空站

經過了前兩次的失敗,我們一直期待國際太空站能再繞回台灣,這麼說有點失準,應該是說,希望國際太空站以「我們想拍的方式」繞回台灣XD

什麼叫做我們想拍的方式咧?就是最好國際太空站剛好飛到月球中央剛好有反射到太陽光,然後剛好被我們拍到,這樣最理想了!

這三個剛好有多困難呢?讓我簡單的來說明一下。

首先,國際太空站跑超快(時速 2.7 萬公里),每 91 分鐘就會繞地球一圈,所以超難拍。第二是國際太空站不發光,因此如果想要拍攝國際太空站清楚的形體,就得抓住國際太空站反射到太陽光,不過地球又還沒有被太陽光照到的時候(也就是只有日出前和黃昏後的 1.5 小時),光聽就覺得很複雜,但總之要拍到我們理想中的樣子一年之內大概只有幾天而已。

幸運的是,這個「幾天」在 8/26 就迅速地實現了!

老公從拍攝前一個月就開始持續關注 8/26 的國際太空站軌道,發現剛好會從台北正上方通過,而且如果我們跑到松山彩虹橋拍的話,不僅不容易受到建築物遮蔽,而且還可以拍到國際太空站近乎通過月亮中心的照片,豈不就是老公內心理想的構圖嗎?

▼這是我們拍攝當天,ISS Transit 計算出來的國際太空站軌道,找對位置就剛好會通過月亮中間喔。

於是,為了成功拍攝國際太空站,我們當天半夜十二點先騎車去彩虹橋附近勘查地形,看看有哪裡適合架腳架不會晃動也不會被大樓擋到,不過當天在彩虹橋心有點半涼,因為天空中雲好多,而且還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如果雲太多的話就無法拍到國際太空站了。

但不管怎樣沒下雨就是萬幸了,雖然雲多,但只要三點之前雲散開,我們就可以拍到國際太空站(超級樂觀哈哈)。

勘察完地形後,我們先回家休息一下,我睡了一覺,老公則是為拍攝國際站進行各種準備,像是下載原子鐘 app(這樣可以精確到毫秒,畢竟國際太空站通過就是那麼一剎那)、內心不斷祈禱雲快點散去,也順便組了一下鋼彈來安定心靈。

接近三點時,老公先跑到頂樓看一下天氣狀況,想不到雲真的散開了!我們立刻拿了腳架、裝上雲台、跳上 GOGORO 飛快又守交通規則的直奔彩虹橋下。

▲在彩虹橋架好相機跟腳架的樣子。

因為是第一次真的實地拍攝國際太空站,所以我們實在不知道國際太空站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在天空上,雖然說事前有看過國外觀星者拍的影片,國際太空站就像流星一般慢慢劃過太空,不過不確定這次通過是否也是同樣的方式。根據老公先前查的資料,理論上在國際太空站通過月球前一分鐘它就會出現在台北的天空上,我們對著黑摸摸的天空一直看一直看,但什麼都沒看到,一邊看一邊擔心會不會是軌道偏移了,該不會我們這次又拍不到了吧?

結果就在國際太空站預定通過月球的前十秒左右,我們終於肉眼看見發亮的國際太空站了,太不可思議了,就像很亮的流星(目測應該有 -3 星等吧)畫過天空一樣,超級超級不可思議,除了我們拍到的那一秒之外,肉眼可見的時間大概有 20 – 30 秒,真是超級超級超級不可思議!

▲這是真實的移動速度喔!

伴著拍完國際太空站的感動,我們開開心心地騎車回家,老公也在拍完後幾天寫出這篇國際太空站拍攝教學:[攝影相談室] 07:為什麼拍得到國際太空站(ISS)?拍攝它應該做什麼樣的準備?

如果手邊有足夠的設備的話,滿推薦可以嘗試看看的,從事前的觀察到當下的拍攝都很有樂趣~

好的,拍完國際太空站之後,我想用一般相機能拍的天文應該就差不多了吧?只要老公不添購赤道儀、不買天文望遠鏡,我們應該就不用再半夜不睡出門拍照了吧?

 

最後附上本篇文章提到的相關內容:

 

 

No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