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遠長砲的中堅手 Sony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開箱/實拍/簡易測試

在上個月(2019 年 6 月)Sony 發表了兩顆長砲:FE 600mm F4 GM 以及這顆 200-600mm F5.6-6.3 G,除了補足 Sony 用戶一直以來欠缺的長焦鏡之外,它們也被認為是在為了 2020 東京奧運所鋪路。

雖然我們都知道 Sony 近年正努力補齊 E-Mount 長焦段的鏡頭,但卻沒想到它的焦段會是 200-600mm,而且還是「內變焦」設計。如果我們把標準放在全片幅系統,這應該是第一顆焦段是 200-600mm 的長砲,而且也是售價在六萬級距內、少數採用內變焦設計的鏡頭。

雖然是初見,但我們從一些副廠鏡頭上都可以看到類似的焦段,例如 Sigma 與 Tamron 都有推出 150-600mm F5-6.3,Nikon 也有 200-500mm F5.6 E ED VR,它們的售價也都還算是平易近人,可說是各系統中的入門長焦砲。

不過相較之下,Sony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還是有一些獨特之處,接下來就請看這次的開箱介紹吧。


Sony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開箱

Sony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在 2019 年 7 月上市,售價 57,980 元,比起大家所預料的六萬初還要便宜一截,它的海外售價是 USD $2,000(約 NTD $62,280),香港售價是 HKD $15,490(約 NTD $61,730),換算之下台灣售價的確是意想之外的便宜。

雖然售價比預期要低,但這顆鏡頭的質感相當出色,外觀是非常顯眼的白砲設計,外殼非常結實。

一般來說,內變焦設計大多出現在 Canon 200-400mm F4L IS USM Ext. 1.4x、Nikon 180-400mm F4 E TC 1.4x 這類高階砲身上,六萬內的變焦長砲似乎很少看過內變焦的設計。

雖然是內變焦,但這顆鏡頭的重量(2,115g)並沒有比其他外變焦的鏡頭更重,而是維持差不多的水準。

加上機身後的重心約略在腳架座前端 1/3 處,以手持拍攝來說重心還是有一點靠前,拿久了手也是會酸的。

鏡頭側面是對焦固定鈕(可自定義),在上下左三個方向皆有。

此外,它可透過 1.4x 或 2.0x 增距鏡將焦段延伸至 840mm F9 或 1200mm F13。不過這次我沒有測試它搭配增距鏡後的效果,若有機會我也會在之後補上相關測試。

 

與 100-400GM 比大小

它的長度相當長,比起 Sony FE 100-400mm F4.5-5.6 要多出不少。(100-400mm  GM 的尺寸大約相當於 FE 70-200mm F2.8 GM)

口徑則是 95mm 比 77mm:

另外很特別的一點是 200-600 G 光圈葉片是 11 枚,100-400 GM 則是 9 枚。

 

遮光罩

這是裝上遮光罩前後的尺寸對比:

遮光罩前端有黑色橡膠包覆,值得注意的是它的遮光罩不像是高階 GM 鏡頭擁有按鈕卡扣設計,因此我在長時間拍攝時還是會貼上個膠帶求保險,避免遮光罩因為摩擦碰撞而脫落。

 

以方便攜帶的需求來說,內變焦是稍嫌麻煩一點,因為體積通常較大,但若以陣地戰需要的拍攝穩定度與可靠度來說,內變焦絕對有著顯而易見的優勢。

像是拍攝時長度不會改變、不易入塵、不會因為外力碰撞到鏡筒而位移,此外內變焦也可提供更可靠的防塵防滴效果等等。更有甚者,若將來有添購砲衣、貼迷彩偽裝貼的需求,內變焦也會比外變焦鏡頭更加方便。

受惠於內變焦的另一點是它的變焦行程很短,從 200mm 轉到 600mm 端大約只有 60 度而已,並且變焦環轉起來的阻力相當低且滑順。

這對於拍動態題材來說是一項利多,原因在於它可以讓使用者快速轉換焦段。

 

300mm 之後都是 F6.3

這顆鏡頭在 200-300mm 的最大光圈是 F5.6,在 300mm 之後是 F6.3,雖然只差了 1/3 EV,但還是令人覺得有點可惜,畢竟如果 500mm 還能有 F5.6 的話,那就等同於是 Sony 版本的 200-500mm F5.6 再多送你 600mm,加上內變焦根本超美好 ⋯⋯,不過通常都不會有這麼好的事XD

也因為它在 300mm 就縮成 F6.3 的特性,通常我 90% 的時間都是將光圈設定成 F6.3 拍攝,尤其若用 M 模式拍攝運動的話,我會乾脆把視為是一顆恆定 F6.3 的變焦鏡頭。以拍白天的運動來說 F6.3 不會是太大的問題,不過若是拍飛羽,那麼 F6.3 就有點可惜了,尤其拍飛行版通常動輒 1/2500~1/4000s 以上的快門速度,多 1/3 的光圈就意味著多 1/3 EV 的 ISO 可用,因此最大光圈 F6.3 的影響多寡,完全視乎你對高感度畫質的容忍程度而定。

這次拍攝我大多將 A7R3 的 ISO 上限設定在 6400,再高原圖雜訊就有點難接受了,但若是 A9 的話我偶爾會用到 ISO 8000,原則上也會盡量避免就是。

95mm 的鏡頭蓋。還有個重點就是鏡頭蓋終於改成彈簧式了,以往的塑膠簧片式在用久了之後很容易發生彈力疲乏、塑膠簧片斷裂的狀況,現在這個彈簧式的鏡頭蓋才比較耐用。

 

鏡頭操作鈕設計

鏡頭操作鈕,由上而下分別是:AF/MF、對焦距離選擇鈕、防手震開關、防手震模式。

對焦距離選擇鈕理論上可以提升對焦速度與成功率,但就這段時間的試用感覺上是沒有顯著的差別,設定在 Full 足夠打大多數的題材,另一個原因是「10m~無限遠」中最近對焦距離 10m 以拍生態來說有點略遠了些,通常我在拍運動等題材時比較會轉到這格。

防手震模式分為三種,Mode 1 是一般防手震、Mode 2 是適用於追焦/搖攝的手震補償、Mode 3 則是適用於不規則運動物體的防震模式。

 

背帶扣環

在箭頭處左右各有背帶扣環。

 

腳座

腳架座可 360 度旋轉,具備快拆功能。這具腳座與 100-400 GM 的並不通用,兩者都是獨立規格。

底板有兩種尺寸的腳架/雲台鎖孔:


 

Sony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實拍照片

以下的實拍照片主要分為三大類,分別是飛機、飛羽以及運動,其中約一半的照片是使用 Sony A7R3 拍攝,另一半的運動照片則是使用 Sony A9 拍攝,部分照片有經過後製,這部分也會在照片下的 EXIF 當中說明。

飛機

600mm 用來打民航機是有點大材小用,拍飛機 300mm 就算是足夠了, 600mm 在這大熱天若拿來打遠處的飛機其實也不太實際,因為畫質會受到地面熱氣流影響而變得非常差,不過最近也沒航空祭,就試試用各種不同的角度拍拍飛機、當成測試鏡頭也無妨。

▲547mm f/8 1/1600s ISO 250,Sony A7R3 裁切

▲600mm f/8 1/1250s ISO 250,Sony A7R3 直出、裁切

▲200mm f/6.3 1/1600s ISO 640,Sony A7R3 機身直出

▲600mm f/6.3 1/1250s ISO 640,Sony A7R3 機身直出

1/1250s 的快門還是不夠快,這張有輕微晃到,而從畫面四周也可以看到些許邊角失光的狀況。(這天氣真是有夠爛的 XD)

▲485mm f/6.3 1/1600s ISO 640,Sony A7R3 機身直出

▲600mm f/9 1/1000s ISO 640,Sony A7R3 機身直出

▲200mm f/8 1/1000s ISO 400,Sony A7R3

▲600mm f/8 1/2000s ISO 250,Sony A7R3 直出、裁切


 

散景與放大率

這顆鏡頭的最近拍攝距離是 2.4m,放大倍率 0.2x。

我沒有很刻意地在追求最近對焦距離拍攝,不過 0.2x 的放大倍率不用裁切就可以拍出這樣的照片:

▲600mm f/6.3 1/1000s ISO 640,Sony A7R3 機身直出

如果使用 A7R3 搭配 APS-C 模式(剩下 18MP),構圖其實滿彈性的:

▲600mm f/6.3 1/1000s ISO 640,Sony A7R3 機身直出(APS-C 模式)

關於散景,這類長砲大多著重於功能性,拍得到比散景拍得好還要重要得多,加上散景也非這顆鏡頭的強處。

▲600mm f/6.3 1/640s ISO 2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如果要評價的話,我的感覺是它在近拍時的散景相對較佳,但遠景稍有一點二線性,但在大多數情境下,這都不太會影響這顆鏡頭的應用範疇。


 

拍鳥

六萬以內的售價堪稱 Sony A7 系統的入門鳥砲了,焦段比 100-400mm GM 要長、價格也更便宜。雖然也可以透過副廠轉接來湊合著用,但我想有用過轉接拍鳥的使用者大多都有體驗到原廠鏡和轉接鏡頭的差距,尤其是對焦速度的差異非常顯著。

雖然這不太算是一顆特別為拍鳥所設計的鏡頭,用它來拍鳥似乎也不是 Sony A7 系統的最佳解,但若考量到入手難易度與追焦性能的話,Sony FE 200-600mm F5.6-6.3 G  絕對是入門拍鳥首選,而且我想有很多人會看上這顆鏡頭就是為了要拿來拍鳥,所以我總覺得還是要交出一些拍鳥的照片和心得才行XD

由於拿到這顆鏡頭的時間還很短,拍的大都是普鳥,加上飛羽實在非我所長,若有生澀之處也請前輩先進們多多包涵了(鞠躬)。

以下照片大部分都沒有裁切(有裁切會額外註明),原則上盡可能不修圖,為了測得最佳畫質,飛羽的部分我有六成是使用高畫素的 Sony A7R3 拍攝,除了高畫素有裁切的優勢之外,最高 10fps 連拍也還算是夠用,剩下的四成則是使用 Sony A9 拍攝,畢竟若要拍飛行版的話還是少不了 20fps 連拍。

▲白腰鵲鴝(亞成鳥)600mm f/6.3 1/500s ISO 64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五色鳥 600mm f/6.3 1/2000s ISO 2500,Sony A7R3 機身直出、裁切

▲白頭翁雛鳥 600mm f/6.3 1/1000s ISO 4000,Sony A7R3(APS-C 模式)

▲白腰鵲鴝(亞成鳥)600mm f/6.3 1/800s ISO 640,Sony A7R3 機身直出

▲白頭翁 600mm f/6.3 1/1000s ISO 32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白頭翁 600mm f/6.3 1/1000s ISO 32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白頭翁育雛 600mm f/6.3 1/1000s ISO 64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五色鳥 600mm f/6.3 1/1000s ISO 6400,Sony A9 機身直出

▲麻雀 600mm f/6.3 1/2000s ISO 8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夜鷺 600mm f/6.3 1/400s ISO 16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白腰鵲鴝(亞成鳥)600mm f/6.3 1/800s ISO 64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白腹鶇 600mm f/6.3 1/800s ISO 6400,Sony A7R3 機身直出、裁切

▲紅冠水雞 600mm f/6.3 1/640s ISO 32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白腹秧雞 600mm f/6.3 1/1250s ISO 20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黑冠麻鷺 600mm f/6.3 1/500s ISO 6400,Sony A7R3

▲黃頭鷺 600mm f/6.3 1/1600s ISO 1600,Sony A9 機身直出

▲夜鷺(亞成鳥)553mm f/6.3 1/1600s ISO 2500,Sony A9 機身直出

▲夜鷺(亞成鳥)600mm f/6.3 1/1600s ISO 5000,Sony A9 機身直出


 

運動-足球賽

台灣能拍的運動賽事不多,拿到鏡頭的時候正恰逢台灣企業甲級足球聯賽,這算是台灣的半職業足球聯賽,目前共有八支球隊。

拍攝運動賽事連拍肯定是要越快越好,因此以下足球以及滑水賽事我都是使用 Sony A9 拍攝,除了下列第一張照片外,全部的照片都有經過裁切與基本的後製。

▲600mm f/6.3 1/1250s ISO 5000,Sony A9 機身直出

▲478mm f/6.3 1/1600s ISO 1600,Sony A9

▲300mm f/6.3 1/1250s ISO 4000,Sony A9

我的拍攝位置是在球場底線,從這邊拍攝對面球門其實 600mm 還是要靠裁切,但如果球員跑過中線 600mm 就太遠了,尤其這種迎面跑來的構圖最容易爆框,這時候 200-600mm 就有變焦鏡的優勢。

▲600mm f/6.3 1/1250s ISO 5000,Sony A9

▲600mm f/6.3 1/1600s ISO 2500,Sony A9

▲600mm f/6.3 1/1600s ISO 2500,Sony A9

▲329mm f/6.3 1/1600s ISO 2000,Sony A9

▲223mm f/6.3 1/1250s ISO 2000,Sony A9


 

滑水賽

滑水是最近逐漸熱門的運動,結合衝浪跟滑雪的概念,最前方會有一台快艇造浪,滑水者穿著「水橇」拉著牽引線利用快艇的尾浪來划水,進階者還可以在浪上翻轉做出各種極限動作。

▲600mm f/6.3 1/2000s ISO 500,Sony A9

▲600mm f/6.3 1/2000s ISO 500,Sony A9

▲430mm f/6.3 1/2000s ISO 400,Sony A9

▲600mm f/6.3 1/2000s ISO 400,Sony A9

▲600mm f/6.3 1/2000s ISO 640,Sony A9

▲600mm f/6.3 1/2000s ISO 500,Sony A9

▲524mm f/6.3 1/2000s ISO 400,Sony A9

▲437mm f/6.3 1/2000s ISO 500,Sony A9

▲600mm f/6.3 1/2000s ISO 500,Sony A9

▲400mm f/6.3 1/2000s ISO 500,Sony A9


 

後記:關於拍攝天體的嘗試

用 Sony FE 200-600mm G 拍星星,拍得到嗎?

其實最一開始,我只是想拿這顆鏡頭拍拍看月亮而已,望遠端 600mm 搭配 2.0x 增距鏡,再利用 A7R3 的 APS-C 模式應該可以拍到不錯的月球照,雖然光圈全開只有 F13,但以加上增距鏡的畫質來說,看起來還不錯:

這張是等效 1800mm 拍攝(600mm x 2.0增距鏡 x 1.5 APS-C 模式),Sony  A7R3 機身直出。

如果把上圖格放擷圖(1280×800),可以看到照片中的細節還是很棒:

看起來就是相當銳利的月球照片,這比我原本預想的畫質還要好。

既然拍完了月亮,我就想說打看看星星看打不打得到,結果沒想到還可以打得到土星木星

這張土星是用 APS-C 模式(18MP)、等效 1800mm 再裁切拍的,整個土星在原圖中大概只佔 46×46 像素寬而已,什麼卡西尼縫就甭想了XD 至少我們還看得到土星環。

18MP 的原圖長這樣:

根本小到不行 XDD

拍木星也讓人意外,我當下檢視照片時才發現也拍到了它的四顆衛星(肉眼根本看不到):

由左至右分別是木衛二、木星、木衛一、木衛三、木衛四,木星本體大概只有56×56像素的大小,而它的衛星小到看起來就像感光元件上的亮點一樣。至於大紅斑可能是在右下角接近邊緣的位置,這點我不太確定。

由於木星本體比它的衛星要明亮許多,因此上面這張照片的亮度有經過一點後製,好讓木星與它的四顆衛星方便同框觀看。

嗯 ⋯⋯ 這些衛星的確是非常小,因此我又編輯了一張護眼版本幫助辨識:


其中最右邊的木衛四亮度最低,大概再減個 0.7EV 就會完全拍不到了(因此我一開始還以為它是光斑或是壞點)。

另外還嘗試拍了牧夫座大角星、天琴座織女一、天蠍座心宿二,不過距離實在太遠,整顆星根本就像亮點一樣沒法辨識。

▲牧夫座|大角星

▲天琴座|織女一

▲天蠍座|心宿二

我不太確定心宿二是因為空氣擾動還是腳架震到才變成這樣子,想想反正原本只是玩票拍看看,看看笑笑就好,能拍到土星和木星已經值回票價啦XD


 

來得早,不如來的巧

在全片幅 E 接環系統逐漸發展成熟的同時,我們都知道 Sony 確實是需要一顆焦段比 100-400mm 更遠的長砲,並且最好不要賣太貴。我們可以看到 C、N 兩家無論是原廠或是副廠都有比 400mm 更遠的變焦長砲可選,例如 Nikon 200-500mm F5.6 E ED VR、Tamron 150-600mm F5-6.3 Di VC(有一二代版本)、Sigma 150-600mm F5-6.3 DG OS HSM(分為 Sport/Contemporary 兩版本 ),並且這些長砲的價格也還算是平易近人。

隨著 Sony E-Mount 系統的對焦與連拍越來越強,也逐漸吸引一些準專業與專業使用者,以及更多的長焦拍攝需求。從設計與定位來看,FE 200-600mm F5.6-6.3 G 的用途相當廣泛,從運動、飛羽、生態、鐵道、航空 ⋯⋯ 等用途皆可勝任,若說有什麼小缺憾,那應該就是 F6.3 與 F5.6 的差距,從 300mm 開始就是 F6.3,這幾乎等同於恆定 F6.3 變焦鏡了。

但除此之外,這顆鏡頭大致上給齊了長焦鏡使用者的各種需求,並且都做得還不錯,像是不錯銳利的畫質、水準之上的變焦速度、可適用於增距鏡、鏡頭防手震 ⋯⋯ 等。而在設計上它也有兼顧進一步的需求,例如內變焦、行程更短的變焦環、附帶腳架環,加上考量到它仍算是經濟的售價,這確實就可當作 Sony A7 系統中入門長砲的第一把交椅。

由於鏡頭拿到不久,關於 Sony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的很多問題也還沒有釐清,例如它與 FE 100-400 GM 在同焦段之下有什麼差異?加上增距鏡的畫質如何?防手震的效果好嗎?這種種問題以及更詳細的使用心得,我們也會在之後的篇幅中補齊,或是你有關於這顆鏡頭的任何問題,也可以傳訊給 Furch Lab 粉絲團讓我知道喔!

 

Sony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優缺點:

  • 優點:對焦速度快、做工質感佳、內變焦、可適用增距鏡、價格經濟、解析力足以對應 A7R3 等高畫素機種
  • 缺點:300mm 後都是 F6.3

 

特別感謝:攝影師戴見安技術指導、中華民國足球協會協助拍攝,以及 Sony Taiwan 借測鏡頭

關於 Sony 全系列鏡頭開箱

透過高質感的產品開箱、深入的器材剖析,以及機身直出的實拍照片,來介紹並探討 Sony E 接環全片幅系統中的每一顆鏡頭,包含定焦、變焦、ZA、G、GM 鏡頭都在其中,副廠鏡頭亦有涉獵。在未來「Sony 全系列鏡頭開箱」將以介紹完 Sony E 環全部的原廠全幅鏡為目標,並持續分享關於 Sony 相機系統的所見所得。

2 Comments

  • Louis Hung 2019-07-11 at 05:16:55

    600mm端其實在戰鬥機特技飛行的拍攝上是很好用的,因為機體相對小,動作快,瞬間就可能脫離拍攝目標區,很多戰鬥機航拍攝影人都是使用600定焦為主,八月花蓮基地開放可以去拍看看

    Reply
    • 簡維甫 2019-08-02 at 11:58:48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5860097

      這篇所描述的內容是事實嗎
      他的意思大概是200-500使用a7r3,af-c模式下
      光圈縮到f9以後皆無法自動連續對焦
      我看樓主應該只是抓資料而已
      如果他有入手的話應該會有些測試的東西
      所以想問問Furch大

      Reply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