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相談室】06:為什麼拍食物需要補光燈/持續燈?用了會有什麼效果?

相信常收看開箱文的朋友們大概偶爾會被一些美食照給毒害,雖然在我之前的專題「Sony 鏡頭美食圖鑑:20 顆鏡頭的美食實拍心得總整理」內所有的食物照都是未經打燈拍攝的照片,但如果條件允許,能在拍美食照時打燈,無疑可讓照片質感提升不少。

那麼,打燈這件事究竟會為拍攝起到什麼樣的幫助呢?像是「補光燈拍起來有什麼差別?」、「我該用補光燈拍攝嗎?」以下我們就用條列式解說的方式,來解釋用補光燈操作拍攝的原理。

在進入正文前,必須要特別說明的是,如果你要做到「拍美食打燈」這件事,請務必先確認幾個重要注意事項,像是:現場是容許打燈的環境嗎?」、「打燈會不會造成他人的困擾(例如鄰桌顧客與老闆)?」,以及最重要的一點「餐廳內允許拍照嗎?」。如果只是為了拍照而嚴重打擾到他人並造成店家的困擾,那麼拍到再美的照片都是枉然。

選用補光燈(持續燈)而非閃光燈的原因,是因為補光燈在餐廳等公眾空間下對週遭人週遭人的干擾較低,且體積較小、成本較低、便於離機控制、操作直觀、方便立即檢視打光效果。由於文內有一些對照圖,為了確保本文的可信度,此篇文章內所有的照片都是未經修圖/調整的原檔補光前/補光後的機身顏色設定也完全相同,以方便讓大家理解兩者的差異所在。

另外這只是一篇單純的教學分享文,為了避免任何業配疑慮,整篇文章都不會出現任何補光燈的品牌與型號,也不會有文末購買連結什麼的,這點請大家放心XD。


1. 還原正確顏色

所有的光源都有質地上的差異,這邊我先借用一個很沒有明確定義的詞彙「光質」來形容。在所有光源中自然光(太陽光)的光質是最好的,它的演色性(CRI,能顯示正確顏色的指數)是 100,而餐廳內的人造光源光質大多很差,絕大多數都在 CRI 80 以下,甚至 CRI 60 的室內光源也是有的,這很常出現在重視氣氛的餐廳內。如果是用演色性低的室內光源,就註定難以拍出某些顏色,這即使是用修圖也難以補救。

為了幫助理解,我們來直接看圖吧!這是直接用餐廳室內光源拍攝的照片,室內燈光是一般常見的黃光,已按照現場光使用自訂白平衡。

那麼用補光燈修正顏色之後的照片是什麼模樣呢?

佈光圖:

這是我使用 CRI > 92 的補光燈後拍攝的照片,你可以看到在紅色以及綠色上的表現差異比較明顯,右邊的無花果與培根被還原成較深的紅色,左邊的生菜沙拉沒有原本的黃綠感,而是變成比較新鮮的綠色。

當然這個範例改變的不只有顯色而已,我們在之後會講到更多。


2. 改變光比

「光比」指的是拍攝環境中亮部與暗部之間的差異,也有人稱之為「反差」。由於本文講的不是什麼很嚴謹的棚拍佈光之類的議題,因此要稱之為光比或反差我覺得都可以。

一般的室內燈的訴求大多是均勻的打亮室內環境,撇除一些裝潢與氣氛的需求,至少在餐桌上是大致上等亮的,而這對我們的拍攝就會造成一個問題,畫面亮度太過均一,且主體太過平面。

以這張鮭魚握壽司為例,這是使用室內燈拍攝的照片,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問題,顏色算準、曝光正確、白平衡與肉眼所見不會差太多…. 但,看起來似乎平凡了一點。

於是我們用從正上方打燈,但這樣陰影會太過強烈,因此將補光燈的角度稍往前移動一點,同時也可以營造一點反光,拍出來是這個模樣:

看起來反差很強烈,畫面中的明暗差異更明顯,猶如為食物打了 Spot Light 一樣。

佈光圖:

如果把顏色抽掉,以明暗色塊來顯示畫面中的反差,那會像是這樣:

但必須要說的是,「提升光比」這件事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在補光前的壽司照也是一張沒有失誤、還算是成功的照片,有些人也認為這樣的照片比較自然。並不是所有的場景、題材都適合去加大反差,像這張:

這也是一張用補光燈塑造光比的照片,雖然很有特色,但好像並沒有比較好看,也沒必要這樣做對吧?

工具在手、運用在人,這邊做的是範例講解,怎麼應用之後我們最後會再討論。


3. 重塑立體感

室內大多數的照明都是由正上方往下照射的,這會讓食物拍起來很沒有立體感,同時也會讓不該出現陰影的地方暗成一片。

這張照片基本上也沒什麼問題,構圖、顏色、曝光都還可以,但利用補光技巧,可以讓這張照片更好:

我讓補光燈從左後方往前打光,佈光圖如下:

可以看到由於光線方向改變了,左上角的玉子燒立體感更強,同時中央的鮭魚子變得更有光澤(當然,顯色也更加正確了)。


4. 營造潤澤感

要讓食物看起來美觀、可口,利用反光去營造食物的潤澤感是很重要的。在商品攝影的領域,有時會佐以一些小撇步,例如額外再給食物表面塗上油等,廚師在料理時也會有類似的做法,例如像是王剛的「明油」,用意也在於增加食物的光澤(與香味)。

不過本文既然是補光燈應用,那麼用其他手法去改變食物色澤的方式先不討論,單純以打光決勝負。前面提到,由於一般的室內光源都是由上往下照射,其實很難替食物營造出足夠的光澤感,

像是這張牛排照:

看起來好像還可以,但少了一點什麼,牛排也黯淡了一些。

如果我們調整一下補光燈的角度,就可以讓牛排反射出一些光澤。雖然構圖不同,但光就牛排本身的色澤來看,兩者有天與地的差別。

這張照片的光源位置在左後上方,佈光圖:


5. 降低 ISO 值、提升可用快門速度

說真的,在補光燈的所有功效當中,我覺得最不重要的就是提升亮度、拉高快門、降低感光度。安全快門固然很重要,但現在相機的可用 ISO 都已做到相當好,基本上單看縮圖我們並不容易分辨 ISO 800 以及 ISO 3200 的照片。

不過如果只是站在「補光」的角度,而不考慮演色、塑光、反差… 的差異,那麼補光燈的補光效果不分說自然是十分拔群。

以前面的照片為例,原本 ISO 3200 打光後可以降低至 ISO 160,差了 4 又 ⅓ EV,這還只是用三段亮度中的第一段而已。

受益於進光量的增加,其實好處不僅僅只有降低 ISO 值、提升安全快門而已,還有更多的東西可獲得改善。例如:照片會顯得較為乾淨、動態範圍較大(相機低感度時的動態範圍會較高感度時來的更大)、後製彈性更高… 所以其實也是有很顯著的助益。


實作篇:補光燈的綜合應用

原理解釋完了,來做綜合的應用與講解吧!有些人可能會問,既然補光燈可以修正顯色、提升立體感、降低 ISO 值… 那如果把這些效果給全部結合起來會怎麼樣呢?答案就是一張更成功的食物照片。

當然,這裡的照片同樣都是機身直出、未經後製的。

範例一:

這是一張看起來很普通的義大利麵照片:

補光燈施作後(修正顯色、提升光比、塑造立體感、營造潤澤感、降低 ISO 值):

佈光圖

範例二:

這是一張有點平凡的蛋糕照:

使用補光燈後(修正顯色、提升光比、塑造立體感、降低 ISO 值)

佈光圖:

範例三:

使用補光燈後的效果(提升光比、塑造立體感、降低 ISO 值)

佈光圖:

範例四:

使用補光燈後的效果(修正顯色、提升光比、塑造立體感、營造潤澤感、降低 ISO 值)

佈光圖:

以上就是本次的補光燈施作教學課程,不知道對大家有幫助嗎?

這之中很多都是源自於棚拍佈光的觀念,只是我們把攝影棚中的技巧給搬到餐桌上,然後用隨身的補光燈(單燈)來取代棚燈而已。當然關於替食物補光這件事,其實還有更多題材可以談,例如用塑光道具、控光設備來控制光線方向、光線的軟硬… 等等,而這篇所講解的是較淺顯易懂的原理篇,並且透過簡易的補光燈設備就可以很輕易地達成(以上照片都只有用到單燈),相信對大眾來說是更容易達成的方式。

最後也還是要不厭其煩的再重申一次

要做到「拍美食打燈」這件事,請務必先確認:「現場是容許打燈的環境」、「打燈不會造成他人的困擾(例如鄰桌顧客與老闆)」、「餐廳內是允許拍照的」。如果只是為了拍照而嚴重打擾到他人並造成店家的困擾,那麼拍到再美的照片都是枉然。

未來「攝影相談室」還會不定期推出更多教學文,敬請期待!

4 Comments

  • 橘子 2021-07-08 at 21:27:33

    您是用不同於環境的光吧 看起來不是那麼的整齊
    而且光太死了 反而破壞美觀

    Reply
    • 洪詩詩 2021-07-11 at 00:36:08

      見仁見智囉,每個人喜歡的光影呈現方式不同~

      Reply
  • corn 2020-04-22 at 15:13:37

    想了解補光燈的相關訊息,是否能訊息詢問?

    Reply
    • 洪詩詩 2020-04-22 at 17:37:37

      可以呀~可以傳訊息到我們的粉絲團~

      Reply

發表迴響